海南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三大部分。政治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模式,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时政热点分析能力,建议考生结合《肖秀荣政治冲刺背诵笔记》和《徐涛时政预测》进行系统复习,尤其是近三年二十大报告相关内容。英语考试包括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其中专业英语翻译占比较大,需重点掌握《英汉科技大词典》和《通信英语》等工具书,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专业文献精读训练。
专业课考试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门,公共课包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原理,参考书目为《信号与系统(第三版)》奥本海默著和《数字电路设计》(第五版)Harris著。专业课科目为通信原理与信息处理,重点考察MIMO技术、OFDM系统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推荐使用《现代通信原理》(第2版)樊昌信著和《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五版)》程佩青著。考试题型包含选择填空(30%)、综合简答(40%)和设计计算(30%),建议考生整理近五年真题,总结出题规律,特别是2019年新增的5G信道建模题目。
备考策略方面,建议建立"3+1"复习框架:3个核心模块(专业基础+前沿技术+科研热点)+1个模拟训练系统。专业基础部分需完成《通信原理》知识图谱构建,重点突破信道编码、调制解调等核心章节。前沿技术模块需关注《IEEE通信学报》近两年发表的6G关键技术论文,特别是智能反射表面和太赫兹通信方向。科研热点部分建议整理2023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信息获取与感知"专项申报指南中的技术路线。
真题解析显示,2018-2022年考试中,MIMO系统容量计算题连续五年出现,2021年新增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题目。建议考生重点掌握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和OFDM系统同步技术,相关代码实现可参考MATLAB官方文档和《通信系统MATLAB仿真》张平著。复试环节需准备3分钟中英文自我介绍,重点突出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特别是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加试科目通常为《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图像处理技术》,建议使用《电磁场与电磁波(第6版)》David K. Cheng著和《数字图像处理(第四版)》冈萨雷斯著进行针对性复习。
导师信息方面,2023年新增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导12人,其中王某某教授团队在智能超表面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李某某副教授课题组在6G太赫兹通信方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考生可通过海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查询导师最新招生计划,建议提前3个月联系意向导师,邮件需附个人研究设想和代表作(如有)。特别提醒考生注意2024年新增的"新一代通信与网络"交叉学科方向,该方向接受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专业跨考,初试科目调整为《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著和《机器学习》周志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