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育学研究的重镇,其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该学科依托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学术资源,形成了"理论建构-实践创新-技术融合"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维度: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理论框架,包括泰勒原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等经典理论,同时深入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的课程结构化改革方向。其次,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如大概念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近三年该学科在SSCI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涉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项目式学习评价等主题占比达37%。第三,注重实践导向能力培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所每年承接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项目达20余项,考生可通过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创新实验室"的实践研究积累实证经验。
在备考策略方面,建议考生建立"三维备考模型":知识维度需精读《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论》等教材,结合华东师大学科组编写的《课程与教学论前沿问题研究》进行深度解析;研究维度要系统梳理近五年该学科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权威期刊的成果,特别关注导师团队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研究、新课标落地路径等特色研究方向;实践维度可借助学校提供的"智慧教育实验平台",通过虚拟教研室参与真实教学场景的模拟设计。面试准备应着重展现学术潜质,建议选择"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教育神经科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交叉领域进行文献综述,同时准备1-2个基于真实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案。备考资料获取可通过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下载历年真题,关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获取学术资讯,联系学科负责人王教授(邮箱:wangct@ecnu.edu.cn)进行定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