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华东政法大学诉讼法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逻辑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师大哲学系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伦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社会体育指导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学科教学体育考博初试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1-13 15:40:15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考博初试以“数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为核心考察方向,其命题体系既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深度掌握,又强调教育研究能力的创新性培养。从近五年真题分析可见,初试科目涵盖《数学教育研究导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心理学》三大模块,其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课程思政与数学教育融合”“跨学科数学问题解决”等主题出现频次超过60%,反映出考试对学科前沿动态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在题型结构上,初试采用“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40%)+材料分析题(10%)”的四维考核模式。名词解释部分重点考察数学教育基础概念(如“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需在200字内精准界定内涵外延;简答题侧重核心理论辨析,例如2021年出现的“PISA数学测评框架与中国本土化适配”即要求考生结合国际测评标准与国内课标进行对比分析;论述题则强调理论应用能力,2022年“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问题诊断策略”一题要求考生从认知诊断理论、学习分析技术、课堂观察工具三个维度构建完整解决方案;材料分析题近年趋向开放性,2023年某校数学实验教材改编案例,要求考生从课程设计、实施反馈、效果评估三个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备考策略需遵循“三维联动”原则:首先构建知识图谱,以《数学教育研究导论》为轴心,辐射《数学教育心理学》(重点掌握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关注2022版课标中“三会”目标的实践转化)等关联学科;其次强化真题训练,近三年高频考点显示,数学建模能力(出现4次)、课程资源开发(出现3次)、教育技术融合(出现2次)需作为突破重点;最后注重学术创新,建议关注《数学教育学报》近两年“人工智能+数学教育”“大概念教学”等专题,在论述题中尝试提出“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函数概念分层教学模型”等原创性观点。

面试环节呈现“双线并重”特征:专业能力测试(占比70%)通过“教育叙事分析”(如提交教学案例视频进行专家点评)、“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给定某中学数学学习困境需现场构建研究框架)等形式展开;综合素质评估(占比30%)则聚焦学术伦理(如对某数学教育实证研究中的样本偏差进行质询)、跨学科思维(要求用数学视角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教育政策解读”环节,考生需对《关于加强新时代数学教育的意见》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部分进行政策文本分析,并设计配套实施路径。

英语考核采用“学术阅读+专业写作”模式,阅读材料多选自《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CMES》等期刊,2022年出现的“Mathematical Mindset in Primary Classroom”一文中,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成包含“核心观点提炼”“研究方法评析”“启示建议”的三段式摘要(300词以内)。写作部分则侧重研究计划书撰写,2023年考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学学习过程数据安全防护方案设计”,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完成包含技术架构、伦理风险、实施策略的完整框架(800词以内),需特别注意中英术语的准确对应(如“学习分析”对应“Learning Analytics”,“智能合约”对应“Smart Contracts”)。

备考过程中需建立“动态监测-反馈优化”机制:建议通过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官网获取《数学教育博士培养方案》中“学术能力矩阵”,对照“文献综述能力”“实证研究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等6项核心指标进行自我评估;同时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数学教育博士入学考试大纲》,及时获取2024年新增的“数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考核模块(预计占比提升至15%)。对于跨专业考生,建议重点突破《数学教育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21版)第三章“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第四章“数学教育评价技术”,通过参与“数学教育创新实验室”的实证研究项目积累实操经验。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