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考博初试以学术能力与专业素养为核心考核目标,其考试体系融合了技术经济分析、管理理论与实践、科研方法论等多维度内容。根据近五年真题及招生简章分析,初试通常包含两门核心科目:一是《技术经济与投资管理综合理论》,二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前者重点考察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蒙特卡洛模拟等)、项目可行性分析框架、创新扩散理论等基础理论,同时结合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等热点领域设置案例分析题;后者则聚焦管理科学中的优化模型(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复杂系统建模等前沿技术,并要求考生运用Python或MATLAB进行算法实现。
在复习策略上,考生需构建"理论-工具-案例"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理论部分以《技术经济学》(张士义版)和《管理科学基础》(运筹学教材)为核心,建议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技术经济评价的6大经典模型(成本效益分析、实物期权法、社会折现率测算等)及其适用场景,重点关注第5章"技术改造项目经济评价"和第8章"环境经济评价"的交叉内容。工具应用方面,需熟练掌握Vensim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和AnyLogic多智能体建模工具,针对近三年新增的"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经济中的应用"考点,建议通过华为云ModelArts平台完成至少2个工业互联网场景的仿真案例。案例研究应选择2020年后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和《"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作为素材,重点分析新能源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曲线与政策风险矩阵。
真题规律显示,2021-2023年技术经济综合题中,"双碳目标下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路径"连续三年作为压轴案例分析题,要求考生结合情景分析法(SA)和实物期权模型,论证氢冶金技术投资决策的敏感性区间。管理科学前沿题则呈现明显技术迭代特征:2022年考题要求基于Gephi网络分析法解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同度,2023年转向基于联邦学习框架的供应链智能合约设计。建议考生建立"每周一模型+一案例"的刷题节奏,重点突破动态规划在设备更新决策中的应用(参考教材P167例题)和贝叶斯网络在技术风险评估中的实施路径(可借鉴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22年相关论文)。
备考资源选择需注意版本迭代,推荐使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新版《工程经济与项目评估》(附赠MATLAB代码包),以及《管理科学学报》2021-2023年刊发的"智能制造系统优化"专题论文集。模拟考试应严格遵循考试时间分配:技术经济综合题3小时需完成120分钟理论论述(占60%)+60分钟案例分析(占40%),其中论述部分重点考察技术经济比较优势理论(特别是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和产业政策工具包应用。最后建议关注2024年1月发布的《全国工程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最新行业标准,其关于技术成熟度(TRL)量化评估的修订内容可能成为新增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