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党的建设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阵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耕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三大核心领域。在学科建设方面,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党的建设"国家重点研究基地,构建起"基础理论-历史脉络-现实问题-国际比较"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规律研究》《新时代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等12门核心课程为支撑的教学矩阵。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8项,其中《"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获中宣部创新研究课题立项,相关成果被《求是》杂志刊发3篇。
在学术研究前沿,重点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创新""数字化赋能党建治理""港澳高校党建比较研究"三大方向。2023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基层党建协同发展指数报告》构建起包含组织力、凝聚力、创新力等6个维度的评估模型,为区域党建协同提供量化工具。在实践层面,与广东省委组织部共建"新时代党员教育数字化平台",开发"红色云课堂"微党课3200余个,其中《改革开放口述史》系列课程获中组部党员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学科团队主持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型"项目,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三年的田野调查,形成12万字调研报告,相关建议被纳入《广东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条例》修订草案。
备考建议方面,需重点把握三个维度:一是理论维度,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要点与二十大新增内容,特别是"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核心命题;二是方法维度,熟练运用政治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实证调研等研究方法,近三年真题中涉及"党建创新案例评析"题型占比达35%;三是实践维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党建创新、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等热点,2024年拟考题目已出现"人工智能时代党员教育模式变革"相关论述要求。建议考生建立"政策文件-学术文献-地方实践"三位一体的资料整合体系,特别要关注《广东党建》期刊近两年刊发的实证研究论文,其中涉及"新业态党组织建设"的5篇论文被列为重点参考。备考过程中需注重与导师研究团队的课题对接,参与"新时代党内法规数据库"建设等在研项目,积累一线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