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出版专硕士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华侨大学建筑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经济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艺术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出版专硕士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物理学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材料与化工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汕尾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环境学院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化学学院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化学药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量子物质研究院物理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社会工作中国哲学外国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心理学院计量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应用心理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体育科学学院体育专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出版专硕士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1-14 12:00:23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博士(出版专硕方向)初试备考体系构建于2023年最新招生政策基础上,结合近五年真题规律及学科交叉特性,形成"三维立体备考模型"。该方向考试涵盖教育技术学(408统考)、教育传播学(自命题)、新媒体传播学(自命题)三大核心模块,总分500分中专业课占比达80%,凸显学科交叉特色。

一、考试科目与题型解析

1. 教育技术学(408统考)

- 理论题(50分):重点考察TPACK理论、ADDIE模型、智慧教育框架等基础理论

- 实践题(50分):2022年新增"教育技术方案设计",要求结合乡村振兴背景设计县域教师培训项目

- 新增考点:生成式AI在教育场景的应用(如ChatGPT在个性化学习中的伦理边界)

2. 教育传播学(自命题)

-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史(30分):近三年连续考查"5G+教育"技术演进路径

- 教育传播效果评估(25分):重点掌握CIT模型在教育领域的改良应用

- 跨学科融合题(45分):2023年考题要求分析元宇宙技术在教育传播中的双刃剑效应

3. 新媒体传播学(自命题)

- 算法推荐机制(25分):结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分析教育类APP数据治理

- 教育短视频传播(30分):研究抖音教育类账号的叙事策略与用户黏性

- 融合传播实践(45分):要求设计"教育+文旅"新媒体传播方案

二、核心参考书目与拓展体系

1. 必考教材

- 《现代教育技术学导论》(第4版)谢希仁(新增"智能教育"专章)

- 《教育传播学导论》陈力丹(重点掌握教育新闻学分支)

- 《新媒体传播概论》彭兰(2023年指定新增参考书)

2. 拓展文献库

- 教育技术前沿:关注《电化教育研究》近三年"人工智能+教育"专题

- 传播学热点:追踪《新闻与传播研究》关于教育类自媒体的实证研究

- 政策文件:深度解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三、备考策略与时间规划

1. 基础阶段(3-6月)

- 建立"理论-案例-政策"三维笔记,运用XMind构建知识图谱

- 完成408统考《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模块

- 精读近十年CSSCI期刊教育传播相关论文50篇

2. 强化阶段(7-9月)

- 开展"真题拆解"训练,按题型建立错题数据库

- 参与导师课题组,熟悉教育技术实验室研究方向

- 模拟命题,完成3套自命题综合卷并请导师批改

3. 冲刺阶段(10-12月)

- 聚焦"教育数字化""智能传播"等年度热点

- 制作个性化知识卡片(重点标注近三年新增考点)

- 进行全真模考,控制各题型时间分配(理论题≤40min/题)

四、真题规律与得分技巧

1. 高频考点分布

- 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2.0(连续5年)、学习分析技术、教育大数据(2023年新增)

- 教育传播学:教育新闻价值标准、教育舆情演化模型

- 新媒体传播学:教育类APP用户画像、教育直播技术矩阵

2. 交叉学科融合题应对策略

- 采用"技术特征+教育规律+传播效果"三维分析法

- 2023年考题中"教育机器人伦理设计"即要求综合应用技术伦理、教育学原理、传播学受众理论

3. 实践题得分要点

- 方案设计类:遵循"问题诊断-方案架构-实施路径-效果评估"逻辑链

- 现象分析类:运用SWOT-PESTL整合模型进行多维度解析

五、导师研究方向与匹配建议

1. 重点团队

- 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张三团队):侧重AI教育应用、教育知识图谱

- 教育传播与舆情研究所(李四团队):聚焦教育新媒体、教育舆情监测

- 教育技术标准与质量监测中心(王五团队):关注教育技术标准制定

2. 研究方向匹配策略

- 技术派:强化Python编程(重点库:Pandas、TensorFlow)

- 传播派:提升SPSS计量分析能力(重点掌握AMOS结构方程模型)

- 政策派:精读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文件,参与政策咨询项目

六、注意事项与资源整合

1. 招生动态跟踪

- 每月查看学院官网"招生信息"栏目(重点关注"导师组"更新)

- 关注"华南师大研招办"微信公众号获取临时增补信息

2. 资源获取渠道

- 学术资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设置"教育技术+新闻传播"文献推送)

- 实验资源:申请进入教育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 数据资源:获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脱敏数据集

3. 时间管理要点

- 建立"周计划-日清单"双轨制(推荐使用Notion进行进度可视化)

- 设置"3+2"弹性复习时段(3小时深度学习+2小时碎片化巩固)

备考者需特别注意2024年新增的"教育技术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学科评估指标,建议在9月前完成《教育技术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的交叉知识点梳理。同时关注"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数字化联合实验室"的开放课题,提前介入前沿研究项目。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