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核医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核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科研能力及临床实践水平,考试科目包括核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两部分。核医学专业知识占比60%,涵盖《核医学》教材核心内容、放射性药物应用、核医学影像技术及核医学治疗等模块,重点考察对放射性核素特性、核素示踪原理、放射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核医学影像诊断标准的掌握程度。近三年真题显示,约35%的题目涉及核医学与肿瘤治疗的结合应用,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的适应症与剂量计算,以及PET-CT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英语部分侧重专业文献阅读与翻译,常考内容涉及核医学最新研究进展,如靶向放射性药物开发或核医学在COVID-19诊疗中的应用,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成300词英文摘要的翻译与解析。建议考生采用"三轮复习法":首轮系统梳理《核医学》第5版(汤静华主编)及《核医学技术学》(刘亚欧主编)教材,重点攻克放射性核素衰变规律、S值计算、显像剂动力学参数等基础公式;第二轮结合《中国核医学年鉴》及近五年《中华核医学杂志》论文,整理核医学在精准医疗中的创新应用案例;第三轮通过模拟考试训练时间分配,核医学部分需在180分钟内完成,建议单题作答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新增核医学设备质控要求,涉及SPECT、PET/CT等影像设备的性能参数及质控标准,需重点复习《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检测》相关章节。英语复习应建立专业词汇库,重点关注核医学专用术语如"核素示踪剂"、"放射性药物代谢"等,同时掌握CARS(内容-结构-结论)阅读分析法,提升长难句翻译准确率。备考资源推荐:吉林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官网发布的历年真题解析,以及中国核医学教育网的在线题库系统。建议联系在读博士收集导师团队近年科研项目申报书,针对性准备核医学治疗技术改进方案。复试阶段需重点准备科研经历陈述,建议采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展示参与过的放射性药物研发或影像组学分析项目,同时关注2023年核医学领域热点如人工智能辅助核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开发。最后提醒考生注意报名截止时间通常为每年9月30日,初试成绩查询系统将于次年1月中旬开放,建议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