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暨南大学妇产科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博初试的竞争日趋激烈。根据2022-2023年考生回忆及部分导师透露信息,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妇产科学综合)、专业综合课(围产医学与生殖医学)以及英语测试三大板块。专业课笔试占比60%,面试占比30%,英语占10%。
专业基础课以《妇产科学》(第9版,武进生主编)为核心教材,重点考察对高危妊娠管理、妊娠并发症处理(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妇科肿瘤诊疗(如宫颈癌筛查流程、子宫内膜癌手术指征)等临床核心知识点的掌握。近三年真题显示,约35%的题目涉及《产科学》与《妇科疾病》的交叉内容,特别是围产期保健、围术期并发症防治等章节。
专业综合课参考书目包括《围产医学》(第5版,李凌主编)和《生殖医学》(第3版,何少华主编)。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新增了《中国妇女健康促进指南》相关内容,重点考察辅助生殖技术适应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长期管理、生育力保存技术等前沿领域。考生需特别关注广东省卫健委发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22版)》中新增的筛查项目与随访流程。
英语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包含阅读理解(2篇学术文献摘要)、完形填空(1篇200词左右医学短文)及翻译(中译英或英译中,要求准确传达专业术语)。近三年翻译题目涉及"子痫前期胎盘病理改变""HPV分型与宫颈癌进展关系"等临床病理学内容。
备考建议分三个阶段:3-6月完成《妇产科学》精读,重点标注RCC(研究、案例、临床决策)型题目高频考点;7-9月进行《围产医学》专题突破,建立高危妊娠管理路径图、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断流程图等思维导图;10-12月结合2021-2023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特别强化病例分析题(如处理产后出血合并DIC的决策树)和论述题(如"无创DNA检测在唐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需特别注意:2024年考试将引入"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分析"环节,要求考生对产科触诊、妇科双合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操作进行视频录制并自评,占比复试评分的20%。建议考生提前掌握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考核标准,关注《临床医学教育规范》中关于医学生临床能力分级标准。
历年真题显示,约42%的考点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年度重点课题相关,如2022年重点研究的"地中海贫血胎儿宫内输血时机优化",2023年聚焦的"高龄产妇免疫治疗在反复妊娠丢失中的应用"。建议考生通过知网下载近五年导师团队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3),重点关注摘要部分的研究结论与讨论环节。
在复试准备方面,英语口语将采用"双盲交叉提问"模式,考生需准备3分钟英文自我介绍(包含科研经历与职业规划),并模拟回答关于"女性生育力评估指标""围产期感染防控策略"等问题的即兴演讲。专业面试注重科研潜力评估,2023年录取考生中,有发表过SCI论文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考生占比达78%,建议提前整理研究计划书(含技术路线图、可行性分析),重点关注《中华妇产科杂志》年度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