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放射影像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与科研能力,考试科目包括专业课笔试(医学影像学综合、放射诊断学、影像技术学)和英语测试。专业课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涵盖选择题(A1/A2型)、简答题(B1型)、案例分析题(B2型)和论述题(C型),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英语测试包含阅读理解、翻译和简短问答,重点考察学术英语应用能力。
专业课备考需重点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和《放射诊断学》(第5版),结合《放射影像学应试指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进行系统复习。近五年真题显示,高频考点集中在:1)常见影像解剖与病理基础(如脑卒中多模态影像特征、肿瘤影像生物学标志物);2)特殊检查技术原理(如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CT灌注成像参数优化);3)影像-病理对照分析(如肺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血管模式、骨肿瘤影像分型与病理亚型对应关系);4)最新技术进展(如AI辅助诊断在肝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8T超导磁共振临床转化现状)。
推荐使用《放射影像学考博题库》(第三版)进行专项训练,其中案例分析题需结合《临床放射学案例解析》掌握诊断思维路径。英语备考应重点准备 radiodiagnosis、imaging physics 等专业词汇,阅读理解建议精读《Radiology: The Requisites》英文版章节,翻译部分需掌握影像报告规范表述。
复试采用“三段式”考核:专业笔试(影像组学与分子影像学前沿)、英语口语(学术自我介绍+专业话题讨论)、综合面试(研究计划可行性评估+临床思维考核)。近三年录取数据显示,初试成绩≥380分者录取概率达82%,其中专业笔试≥120分、英语≥35分为安全阈值。建议报考者提前6个月完成《医学影像学综合能力提升手册》第一轮复习,3个月进入真题模拟训练阶段,同时关注暨南大学影像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2024年度招生简章中新增的“智能影像组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