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学考博初试以全面考察考生学术素养与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聚焦肿瘤发生机制、诊疗策略及前沿研究动态。考试科目涵盖专业综合笔试(占比60%)、临床技能操作(占比20%)及科研能力面试(占比20%),其中专业笔试涉及《肿瘤学原理与临床实践》《肿瘤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进展》等核心教材,同时要求掌握《NCCN肿瘤综合治疗标准》《CSCO指南》等最新临床规范。考生需系统梳理肿瘤生物学特性(如肿瘤微环境、干性肿瘤理论)、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实施流程及肿瘤早筛早诊技术(如液体活检、影像组学),并关注2023年ASCO、ESMO等国际会议公布的临床研究突破。
科研能力考核突出原创性思维培养,近年真题中涉及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解析(如T细胞耗竭与代谢重编程)、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调控网络(如Wnt/β-catenin通路异常)等前沿课题。考生需熟练掌握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基础实验技术,并能结合临床数据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如基于机器学习的TNM分期修正系统)。临床技能操作模块重点考察肿瘤穿刺活检(如CT引导下肺穿刺路径规划)、肿瘤介入治疗(如门静脉癌栓射频消融术)及癌痛多模式管理(如阿片类药物缓释制剂选择原则)。建议考生建立“理论-临床-科研”三维知识图谱,通过分析近五年兰州大学肿瘤学团队在《Cancer Cell》《Oncogene》发表的12篇高被引论文,提炼出肿瘤异质性研究、类器官模型构建等特色研究方向。备考资源推荐包括兰州大学肿瘤研究所官网公布的历年真题解析(含2018-2022年临床病例库),以及《中国肿瘤临床》杂志近三年刊载的MDT经典病例讨论。最后需注意,2024年考试将新增肿瘤精准医学伦理学模块,需重点研读《国际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及我国《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