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博初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与科研能力,其考试体系以控制理论为核心,结合自动化学科前沿知识。近五年真题显示,专业课(830控制理论与应用)平均分值为100分,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计算、综合分析四大类,其中现代控制理论(15分)、线性系统分析(20分)和智能控制(10分)为高频考点。参考书目以《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著)为主,需重点掌握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模糊控制算法。
考试趋势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传统控制理论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如2022年考题将深度学习与PID控制结合;二是工程应用导向增强,近三年均有基于MATLAB/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分析题。建议考生按"三阶段复习法"规划备考:基础阶段(3-6个月)系统梳理教材,完成课后习题(标注典型错题);强化阶段(2个月)精研历年真题,建立知识图谱;冲刺阶段(1个月)模拟考场限时训练,重点突破非线性系统设计和最优控制问题。
公共课英语(621)需着重提升科技论文阅读能力,近五年真题中约35%题目涉及IEEE期刊摘要分析。政治(991)侧重时政热点与理论结合,建议关注"中国制造2025"与"双碳战略"相关论述。复试环节包含专业英语翻译(英译中500字控制领域文献)和科研设想答辩,成功案例显示具有省级以上项目经历者录取率提升42%。
备考资源获取渠道包括:1)联系控制学院2020-2023届已录取博士生获取电子版历年真题(含2019-2021年未公开考题);2)加入"兰理工控制考研群"获取每周模拟题(含近三年高频考点预测);3)关注"控制工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兰州理工导师团队发表的SCI二区论文(影响因子3.0以上占68%)。特别提醒:2024年考试大纲新增"数字孪生系统"章节,需补充《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拓展阅读。建议每日保持4小时专业学习,重点攻克能控标准型与能观标准型转换(近五年出现9次)、卡尔曼滤波器设计(5次)等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