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考博初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考试科目分为专业课(301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英语(201英语)及综合面试三部分,总分500分,录取比例1:1.2。专业课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包括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30分)及病例分析题(10分),重点考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核心内容及临床案例分析能力,近三年真题显示约35%的考题涉及慢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设计。英语考试聚焦学术英语能力,包含汉译英(15分)、英译汉(15分)、文献阅读(20分)及论文写作(40分),2023年新增中医英文摘要写作环节。综合面试注重科研潜力和临床思维,常涉及"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研究"等前沿课题,要求考生展示近三年发表的SCI论文(IF≥3.0或核心期刊2篇以上)。推荐参考书目:《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内科学》(第9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学》(科学出版社),同步关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近五年影响因子前20%的论文。备考建议分三阶段:基础阶段(3-6个月)系统梳理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完成5套模拟病例分析;强化阶段(2个月)精研近十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导师团队发表的SSCI论文,整理出"中药复方-方剂-临床指南"三级知识图谱;冲刺阶段(1个月)针对导师研究方向进行专题突破,如"三因制宜理论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特别提示:2024年新增"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设计"开卷考核环节,需掌握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熟练使用RevMan12.0软件。建议考生组建5-6人备考小组,每周开展病例讨论会,收集典型误诊案例(如将不典型心梗误判为"胸痹")进行多学科会诊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