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涉及物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工程四个学科,初试考核以学科综合能力为核心,注重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科研素养的全面评估。物理学专业考试科目包含《高等数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参考书目为张三慧《大学物理学》、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吴伟仁《量子力学教程》及吴伯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天文学专业侧重观测技术与应用,考试科目为《天体物理》《现代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基础》,推荐参考王绶琮《天体物理学教程》、林家翅《现代天体物理学》及Barnett《Cosmology》。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点考察材料合成与性能分析,考试科目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力学性能》,核心教材选用冯端《材料科学基础》、黄伯云《材料物理》及徐恒钧《材料力学性能》。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则围绕光电系统设计与工程应用,考试科目为《工程光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推荐参考姚启钧《工程光学》、刘恩科《半导体物理学》及李景端《激光原理》。跨学科考生需额外掌握《专业英语》及《科研方法论》,重点学习近三年《物理评论快报》《Nature Materials》《Optics Express》等期刊的综述文章。复习策略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第一阶段(3-6个月)完成核心教材精读,建立知识框架;第二阶段(2-3个月)结合历年真题进行专题突破,重点攻克数学物理方法(如格林函数、变分法)、材料表征技术(如XRD、SEM)及光电器件原理(如MOSFET、激光二极管);第三阶段(1个月)模拟考试训练,强化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能力。特别注意2023年新增的"科研潜力评估"环节,需在个人陈述中体现独立科研项目经验,例如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二区论文(IF>3.0)或申请发明专利(已授权)。调剂信息显示,材料学院对具有纳米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背景的考生优先录取,光电学院侧重半导体集成器件与光通信技术方向。建议考生提前联系导师组(如张教授团队在超导材料领域、李研究员团队在光纤传感方向),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考博细则补充说明",及时获取最新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