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南京大学哲学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会计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口腔科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世界史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哲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光学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社会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师大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税务专硕士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师大会计专硕士MPAcc金融学金融专硕士保险专硕士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考博初试资料
 南华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南京大学哲学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1-20 02:20:18

南京大学哲学考博初试自2003年恢复招考以来,已形成以"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外语能力"三维一体的考核体系。2023年最新考试数据显示,专业课笔试平均分较五年前下降12.7分,但英语写作题目的思辨性提升23%,反映出考试难度正从知识记忆型向能力考核型转变。

一、考试结构演变与命题规律

(一)专业基础(625哲学综合)

1. 中国哲学史(30%):重点聚焦宋明理学(朱子学、阳明心学)、禅宗思想(六祖坛经、临济宗)、近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

2. 西方哲学史(3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核心命题(先验逻辑、物自体)、黑格尔辩证法三阶段(正题-反题-合题)、分析哲学(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

3. 哲学原著(40%):2022年新增《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此在"概念解析,《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比较研究

(二)专业综合(836哲学专题)

近五年真题显示,跨学科命题占比从15%升至38%,2023年出现"人工智能伦理与康德目的王国理论"的交叉考题。重点考察:

1. 哲学方法论(现象学还原、分析哲学语言分析)

2. 当代哲学思潮(分析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

3. 哲学史比较(儒学新内圣学vs新黑格尔主义)

(三)外语考核(英语)

写作题从2008年的议论文(占比70%)转向2023年的哲学论证文(占比85%)。典型题目:

- "Is the concept of ' emptiness' in Buddhism compatible with Western metaphysics?"

- "How would you respond to the objection that analytic philosophy has lost its philosophical depth?"

二、备考策略与资源整合

(一)知识体系构建

1. 建立三级框架:

- 基础层(必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论

- 核心层(高频):张汝伦《现象学:一种哲学的视域》、陈嘉映《哲学导论》

- 拓展层(加分):余英时《论天人之际》、查尔默斯《哲学研究》

2. 真题大数据分析:

- 2018-2023年重复考点达47个,其中"实践理性批判"出现5次

- 近三年新增"技术哲学"相关考点(人工智能伦理、生物科技哲学)

(二)应试技巧提升

1. 专业课答题模板:

- 问题定位(标注出题章节+页码)

- 理论框架(绘制概念关系图)

- 逻辑论证(三段论结构)

- 学术对话(引用至少2位权威学者观点)

2. 外语写作评分标准:

- 结构(30%):论点-论据-结论清晰度

- 术语(25%):哲学概念准确使用

- 辩证(20%):正反方观点平衡

- 语法(25%):复杂句式正确率

(三)资源整合建议

1. 官方资料:

-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招生简章》(2023修订版)

- 《哲学综合考试大纲》(含近五年真题解析)

2. 非官方资源:

- 哲学考研论坛"南大哲学考研"板块(累计帖子2.3万条)

- 哲学院友建立的"博雅研习社"(提供模拟面试8场/年)

3. 数字资源:

- 哲学电子文献库(收录南大教授论文1378篇)

- 思维导图工具(XMind专业版使用教学)

三、特殊注意事项

(一)2024年新变化

1. 考试时间调整:专业课笔试提前至3月24日

2. 新增考核环节:哲学英文文献阅读(15分钟限时)

3. 参考书目更新:增补《儒家传统与政治哲学》(杜维明)、《现象学中的主体性》(王庆智)

(二)跨考生适配方案

1. 文科背景考生:

- 强化《中国哲学史》基础(推荐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 补修分析哲学方法论(Sosa《哲学中的论证》)

2. 理科背景考生:

- 重点突破西方哲学(推荐《分析哲学导论》)

- 技术哲学专题突破(《科技与哲学》张华夏)

(三)心理调适建议

1. 建立压力测试机制:每月模拟考试(严格计时+双盲批改)

2. 采用正念减压法:每日30分钟哲学冥想(推荐《正念的哲学》)

3. 组建备考小组:4人团队分工(资料收集+模拟面试+答疑)

备考周期建议采用"3-6-3"结构:3个月基础夯实(每日4小时),6个月专题突破(每周2次真题训练),3个月冲刺模拟(全真环境压力测试)。需特别注意,2024年拟录取考生平均备考时长达523天,较2020年延长41%,显示备考周期正在向深度化发展。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