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整合心理科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术基础、研究潜力和综合素质。专业课笔试通常包含三部分:基础心理学理论(占40%)、认知神经科学前沿(占30%)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占30%)。重点考察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原理在认知障碍干预中的实证研究,以及fMRI技术对儿童执行功能开发的追踪分析。近五年真题显示,跨学科研究设计题占比达65%,要求考生结合脑机接口技术与临床心理学案例进行方案设计。
英语考核采用专业文献翻译与学术写作结合的模式,2023年考题要求翻译《Nature Human Behaviour》关于数字原住民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摘要,并撰写500字英文评述。近三年录取数据显示,英语单科低于85分的考生录取概率下降42%。建议考生重点掌握《APA PsycNet》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技巧,熟练运用CiteSpace进行研究热点分析。
综合面试实行双盲评审制,包含三个必问环节:①基于你提交的博士研究计划书,请阐述跨文化视角下亲代教养模式与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②请用神经经济学理论解释直播电商中的成瘾性行为;③针对你提出的"具身认知干预范式"提出可量化的评估指标。2022级录取学生的面试平均分显示,能够将机器学习算法与临床评估工具结合的考生,面试加权分高出对照组28.6%。
推荐备考资料包括:①《整合心理学导论》(王登峰,2021修订版)配套的MOOC课程;②南京大学心理系近三年在《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发表的12篇综述论文;③认知神经科学实验技术手册(第4版),重点掌握EEG/MEG数据采集的伪迹处理规范。建议考生建立"3+2+1"复习体系:每日3小时专业文献精读,每周2次模拟面试,每月1次实验技术实操训练。
特别注意2024年新增考核模块:在120分钟限时测试中,需完成包含15道选择题(每题3分)、5道简答题(每题8分)和2道综合论述题(每题15分)的专业知识测试。其中,脑网络动态建模(Dynamic Brain Network Modeling)相关题目连续三年出现,需重点掌握DPABI软件的应用流程。录取数据显示,能够准确复现《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22年提出的ABIDE数据库标准化流程的考生,专业课得分率提升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