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自1953年创建以来,学校历经湖南大学数学系、湖南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1983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与湖南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湖南师范大学,形成了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连续多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教育部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学科获评A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国仅有两所获评A+高校之一。2022年学科专业目录显示,学校现有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87人,其中教授568人,副教授92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85%。两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占比达28.6%。在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该校获得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5位。
校园文化方面,学校形成了"勤勉致知、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拥有全国高校首个"红色文化"特色博物馆群,图书馆藏书量达632万册,其中古籍善本3万余册。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2%,其中赴"双一流"高校深造率达34.7%,在湖南省属高校中连续五年保持前三。
考试录取方面,2023年湖南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为623分(全省第1名),文科为597分(全省第2名)。在省外录取中,浙江省理科最低分621分(全省第3),江苏省文科589分(全省第4)。特殊类型招生中,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平均分达到629分,较普通理科录取线高出15分。2024年招生计划显示,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6300人,其中在湘招生占比58.3%,较2023年下降2个百分点。
在科研创新领域,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2023年科研经费到账总额达5.2亿元,其中纵向课题占比62.7%。在自然指数年度排行榜中,学校在农业科学领域位列全球第3,环境与生态学领域全球第5。202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3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的论文127篇。
校园基础设施方面,学校拥有岳麓校区、长沙校区、橘子洲校区三个主要校区,总占地面积2650亩。2023年新建成的"智慧教室"覆盖率达100%,图书馆新馆纸质藏书量增加120万册。学生宿舍全部实现4G/5G全覆盖,智慧安防系统覆盖率100%。2024年计划投资3.2亿元用于智慧校园二期建设,重点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大数据中心。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与华为、中联重科等38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28个,其中"师范教育"特色专业群覆盖6个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学生团队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3项,省级金奖28项,创业项目累计获得风险投资超2亿元。
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37个国家的8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接收留学生1326人,其中博士留学生占比15.3%。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球第475位,较2022年提升21位。2024年计划启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重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计划在东南亚地区设立3个海外教学点。
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实施"青苗人才计划",为青年教师提供5年期的专项培养资金,累计投入1.2亿元。2023年新入职教师中,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占比达43%,其中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百强高校深造的比例达67%。在湖南省教师教育创新工程中,该校教师培训基地覆盖全省92%的地级市。
校园环境方面,岳麓校区毗邻岳麓山和橘子洲头,拥有全国高校最大的校园湖泊——千吨级人工湖群。2023年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6.8%,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在湖南省高校后勤服务评估中,食堂满意度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宿舍热水供应24小时覆盖率达100%。
在继续教育方面,学校2023年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学生达2.3万人,其中自考助学占比58%,职业资格培训覆盖12个专业领域。2024年计划推出"终身学习平台",整合慕课资源1.2万门,为在职人员提供学分认证服务。在湖南省继续教育质量评估中,该校获评A+等级,连续三年保持全省首位。
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学校与长沙市政府共建"湘江创新研究院",2023年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在乡村振兴领域,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200人次,帮助对口帮扶的6个县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年均增长35%。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收入达4.8亿元,同比增长27.6%。
学生发展方面,学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23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达86万人次,其中"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获国家级表彰12支。在湖南省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该校学生平均分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2024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用于学生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项目。
在考试评价改革方面,学校2023年启动"新高考改革适配计划",开发智能选课系统覆盖全省85%的高中。在湖南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中,该校命题团队设计的12套试卷被全省采用。2024年计划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省考生学情分析全覆盖。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学校开发的"成长档案"系统已接入全省98%的高中。
在校园安全方面,学校建立"智慧安防3.0"系统,2023年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安全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42%。在湖南省高校安全评估中,获评A级安全高校,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2024年计划投入8000万元升级校园安全设施,重点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危化品智能监管系统。
在医疗保障方面,学校拥有湖南省高校唯一的直属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编制床位2000张,2023年门急诊量达280万人次。在湖南省高校医疗质量评估中,连续三年获评A级。2024年计划建设"智慧医疗平台",实现全校师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重点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
在文化传承方面,学校成立"湖湘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出版《湖南文库》第一辑,收录古籍珍本1200余种。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该校团队参与保护的18个项目中,有7个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24年计划建设"湖湘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VR技术复原10处历史遗址。
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拥有湖南省首个"智慧体育中心",202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达89.7%,在湖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在大学生体育竞赛中,2023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金牌数居全国高校第9位。2024年计划实施"阳光体育2.0"计划,重点建设校园马拉松赛道和智能健身系统。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2023年建立"心理护航"平台,实现全校师生心理测评全覆盖。在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评估中,获评A级单位,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2024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压力管理培训。
在校园信息化方面,学校2023年建成"智慧校园大脑",集成78个业务系统,数据调用效率提升60%。在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连续三年保持全省前三。2024年计划投入1.5亿元升级"湘师云"平台,重点建设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在后勤服务方面,学校2023年实现食堂"智慧餐线"全覆盖,取餐效率提升40%。在湖南省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调查中,食堂满意度达96.8%,居全省第一。2024年计划建设"绿色后勤"示范项目,重点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垃圾分类智能系统。
在校园交通方面,学校2023年开通"校园微循环"公交专线12条,日均服务师生1.2万人次。在湖南省高校交通管理评估中,获评A级单位,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2024年计划投入3000万元建设"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重点推进自动驾驶接驳车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