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博考试体系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理论、科研实践能力和学术潜力的综合考察。近五年真题显示,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三大核心课程,其中信号调制解调、数字滤波器设计、信道编码与多址技术等知识点重复出现率达78%。2022年新增的"人工智能驱动的通信网络优化"专题出现在专业笔试中,占比15%。
专业基础课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含40道客观题(单选/多选)和4道计算分析题。典型题目如:设计一个满足奈奎斯特准则的抽头均衡器,给定信道冲激响应h(n)=0.8δ(n)+0.6δ(n-1)+0.4δ(n-2),要求计算均衡器抽头系数及收敛速度;或分析QPSK调制在AWGN信道中的误码性能,推导出E_b/N_0与误码率的关系式。近年出现趋势是增加矩阵运算与MATLAB仿真指令的复合题型,如要求使用Householder变换实现矩阵特征值分解,并编写仿真代码验证其数值稳定性。
专业课笔试重点考察信息论与编码技术,2023年考题涉及LDPC码的迭代译码算法改进,要求推导外码与内码的联合度量和设计迭代译码步骤。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对MIMO-OFDM系统的研究热点持续升温,2021-2023年相关考题涉及波束成形矩阵优化、预编码方案设计等,需掌握Rankin定理在信道容量计算中的应用。2019年考博曾出现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新方法,要求对比传统LS估计与CNN架构的均方误差性能。
综合面试采用半结构化形式,流程包含个人陈述(5分钟)、专业提问(15分钟)、学术情景模拟(10分钟)。高频考察点包括:1)研究计划中的创新性论证,如2022年有考生被问及"如何解决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信道快速估计难题";2)科研项目中的技术难点突破,典型问题如"在5G大规模天线阵列测试中遇到相位误差累积问题,如何改进测量方法";3)学术热点认知,2023年重点考察了太赫兹通信的信道建模进展和AI原生网络架构设计。建议考生准备3个完整的研究案例,涵盖问题提出、方法创新、实验验证等环节。
备考策略方面,建议构建"三维复习模型":纵向贯通《信息论》《通信原理》等教材知识体系,横向拓展6G太赫兹通信、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前沿领域,立体化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具体实施可参考:1)精读《数字通信》Proakis第五版,重点掌握调制解调、同步检测等核心章节;2)通过IEEE Xplore查阅近三年CCF-A类论文,整理出10个技术热点;3)在MATLAB/Simulink完成5套典型系统仿真,包括QPSK解调器设计、Turbo码译码器实现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的"通信-计算-感知一体化"研究方向,要求考生掌握联邦学习在分布式网络中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