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体系覆盖文、理、工、法、经、管、艺等12大学科门类,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等交叉学科专业,在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法学等5个学科获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现有博士招生专业点286个,其中"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点占比达67%,国家级重点学科依托专业点占比82%。
在人文社科领域,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0501)设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三个方向,汇聚章培恒、万方等12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近三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法学院法学专业(0301)拥有"985工程"创新基地,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等方向与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建立联合培养机制,2022年毕业生赴最高法、最高检等政法机关就业率达38%。
理工科方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60)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聚焦新型显示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领域,与华为、京东方共建联合实验室,近五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计算机学院(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1200)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方向形成特色,拥有"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腾讯、阿里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毕业生起薪平均达42.6万元。
医学部博士招生涵盖基础医学(1001)、临床医学(1002)等6个专业,其中基础医学院在肿瘤分子机制研究(导师:赵赶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导师:李兰娟)方向具有国际影响力,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近三年发表Nature子刊论文217篇。工学院(0860)机械工程(081010)在智能制造装备方向与东风汽车、中车集团深度合作,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5项。
申请条件方面,普通招考要求硕士毕业且具有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需提供核心课程成绩证明;申请-考核制实行"申请-考核-录取"一体化流程,材料学院2022年通过该渠道录取的跨专业考生中,有34%来自"双非"高校。考试科目普遍采用3门专业课+1门综合课模式,如经济与管理学院(1202)应用经济学专业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综合课涵盖产业经济学前沿专题。
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信息学部推行"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申请提前攻博;法学院实施"法律硕士-博士直通计划",优秀硕士生可直接进入博士招生通道;医学部推行"临床医学博士-住培一体化"培养,要求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并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学制普遍为4年,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行弹性学制(3-6年),支持学术型与专业型博士贯通培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的"数字人文"交叉学科(0605Z3)实行"学科交叉导师组"制,由文学院、信息学院、哲学系教授联合指导,研究方向涵盖数字古籍学、大数据人文分析等新兴领域,首年计划招生30人,申请者需提交数字人文相关研究计划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0817)新增"空天大数据科学"专业(081704),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建"遥感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培养方向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服务等。
招生信息查询可通过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yjs.wuhan.edu.cn/),各学院官网同步更新导师研究方向及课题组招生名额。建议申请者重点关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获取实时动态,2024年招生简章预计在9月中旬发布,建议提前准备英语六级(CET-6)或雅思(6.5以上)成绩作为语言能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