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中科院电工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博真题-3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生理所 中科院生态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科院电工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创建时间:2025-10-20 15:50:14

中科院电工所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设置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形成了覆盖电气工程、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等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2023年招生目录显示,全所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80-100人,推免生占比约35%,实际统考名额约55-65个。各专业具体设置如下:

电气工程(0810)下设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四个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1001)、英语一(2011)、数学一(3011)及专业综合(8301)。专业综合涵盖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四大学科基础,参考书目包括《电路分析》(邱关源)、《电力系统分析》(陈望道)、《电机学》(汤蕴璆)等经典教材,近三年统考平均分在320-340分区间波动。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17)新增"新能源动力系统"方向,聚焦氢能发电、生物质能转化等前沿领域。考试科目为政治(1001)、英语一(2011)、数学一(3011)及专业综合(8302)。专业综合新增《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双选模块,建议考生重点复习《工程热力学》(汪志诚)第五章至第八章内容,2022年该专业报录比达5.8:1,竞争激烈程度位列全所前三位。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下设智能控制与系统优化、机器人学、自动化仪表与检测三个方向。考试科目为政治(1001)、英语一(2011)、数学一(3011)及专业综合(8303)。专业综合包含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辨识技术三部分,特别强调MATLAB仿真能力考核。近五年真题显示,非线性系统建模与鲁棒控制类题目占比达42%,建议考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胡寿松)中状态空间法应用,同时加强MATLAB/Simulink建模训练。

材料与化工(0854)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方向,重点考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固态电解质等新型材料研发。考试科目为政治(1001)、英语一(2011)、数学二(3022)及专业综合(8304)。专业综合涉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化工原理三大学科,推荐参考《材料科学基础》(冯端)和《化工原理》(吴锡华)。2023年该专业首次招生,报考人数达78人,录取分数线为342分,显示新兴方向吸引力。

考试分析表明,各专业核心科目重复率超过60%,其中数学一(3011)与数学二(3022)差异主要体现在级数与重积分部分。建议考生采用"基础强化-真题突破-热点预测"三阶段备考策略:基础阶段重点攻克《电路》《热力学》《控制原理》等教材,真题阶段研究2018-2022年统考真题,热点阶段关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电网、氢能交通等政策导向。特别提醒考生注意2023年新增的"专业英语"考核要求,部分方向面试环节增设英文文献汇报环节,需提前准备3-5篇领域内高水平论文的英文解读能力。

招生目录特别标注,涉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智能电网技术与设备"专项)的课题组可申请专项招生指标,专项录取比例不超过总名额的20%。建议考生在申请时重点关注"导师-项目-研究方向"的匹配度,通过电工所官网公布的"导师组研究方向与经费"数据库,结合个人科研兴趣进行精准定位。例如,智能电网方向张教授团队2022年获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团队招生名额较常规增加15%;而新能源材料方向李研究员因承担"钙钛矿光伏组件寿命提升"中科院重点课题,连续三年获得专项招生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首次实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允许具备突出科研潜力的申请者绕过统考环节。考核指标包含科研成果(已发表论文、专利等)、研究计划可行性(需提交5000字英文研究计划书)、组内答辩表现三部分。统计显示,通过"申请-考核"录取的考生中,85%在本科阶段已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建议跨专业考生提前积累相关经历。

最后需特别说明,各专业考试大纲每年更新幅度约15%-20%,2023版大纲新增"电力电子器件GaN/SiC应用"(电气工程)、"氢燃料电池热管理"(动力工程)、"无人机集群智能控制"(控制科学)等前沿考点。建议考生及时获取最新版《考试大纲与样题》,重点关注标红部分内容。同时,注意关注电工所"绿色能源与动力"交叉学科实验室等新型科研平台动态,这些平台往往提供跨专业培养机会,对录取后的科研发展具有显著助力作用。

 

联系手机:13323216320   邮箱:shenyan814814@126.com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