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聚焦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领域,2023年招生专业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人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以及智能科学、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等3个交叉学科方向。各专业均设置"智能机器人与系统""类脑智能与认知计算""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12个前沿研究平台,配备价值超5亿元的智能感知与机器人实验中心、脑网络组计算中心等国家级科研设施。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智能控制理论、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多智能体协同决策等3个方向,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专业课考试包含《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双科,近三年录取平均分稳定在340分以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重点考察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交叉能力,参考书目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2022年新增"联邦学习与隐私计算"方向,录取率较传统方向下降15%。机器人学专业实行"导师组+企业联合培养"模式,与发那科、新松等企业共建3个产业研究院,要求提交机器人运动学或SLAM算法相关研究计划书。
报考流程采取"申请-考核-录取"三位一体机制,每年9月15日开放申请系统,需提交包括SCI/EI论文、专利等成果证明。特别设立"学术新星计划",对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等赛事奖项者给予优先评审。2023年新增"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专项招生,计划招收8名跨学科背景学生,要求具备哲学、法学或社会学相关学科背景。
研究所实施"四维培养体系",博士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与MIT CSAIL、ETH Zurich等30余所高校建立双学位机制。奖学金覆盖率达100%,其中国家奖学金(3万元/年)、研究所特别奖学金(5-10万元/年)覆盖前10%优秀博士生。近三年毕业生中,35%进入IEEE Fellow评审通道,28%在华为、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担任技术总监,15%获选"青年千人"计划。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将实施"智能+"学科重组计划,控制科学与工程与机器人学专业将合并为"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新专业,新增"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方向,预计招生规模扩大40%。考生需重点关注所官网8月更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指南》,提前与意向导师组提交研究设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