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党的建设考博真题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近年来真题呈现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强化政治性,围绕"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与党的建设内在逻辑等命题展开;二是突出时代性,结合二十大报告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新论述设置辨析题;三是注重实践性,通过东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示范校"建设、新时代高校党建创新等具体案例考察理论转化能力。
在党的建设理论维度,考生需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党的建设理论创新,重点把握"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例如2022年真题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背景,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保障,考生需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三个层面构建论证框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重要论断,结合东北高校巡视巡察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历史经验维度侧重考察中国共产党百年组织建设规律,近年真题常以"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为命题主线。2023年真题要求比较延安整风运动与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想建党方面的异同,考生应从运动形式、教育重点、历史条件三个维度展开对比,重点论述"两个结合"在新时代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应用。需特别注意东北师范大学在党的历史教育方面的特色资源,如杨靖宇精神研究中心、东北抗联精神研究基地等学术平台的建设经验。
实践创新维度要求考生立足高校实际,2021年真题曾以"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路径"为题,要求结合东北师范大学"三全育人"改革案例,提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实施策略。此类题目需考生具备扎实的田野调查能力,掌握"双带头人"培育机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等具体政策文件,同时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解析师生党员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
当前命题趋势显示三个转向:一是从单一理论阐释转向"理论-制度-实践"三维综合分析,2023年新增"数字技术赋能基层党组织建设"案例分析题;二是从宏观论述转向"高校-地方-国家"协同视角,如2022年"东北振兴战略与高校党建创新"跨学科命题;三是强化比较研究,近年真题多次出现"中外高校党建比较"论述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学理论解析中国特色高校治理模式。考生应注重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党的建设相关章节,同时加强东北地域特色党建案例库建设,掌握东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高校党建标准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等领域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