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三个方向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以2022-2023年真题为例,专业课考试中《信号与系统》与《数字图像处理》的交叉题型占比达35%,涉及傅里叶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小波变换与信号去噪的对比分析等前沿内容。电磁场方向连续三年将5G通信基站辐射特性与微波暗室设计相结合,要求考生在计算电场强度分布的同时,需结合S参数测试方法进行综合设计。
英语考核方面,专业文献翻译题量由2019年的1篇扩展至2023年的2篇,其中涉及光子晶体、太赫兹成像等领域的专业文献占比超60%。写作部分新增"学术伦理与科研诚信"主题,2023年考题要求论述人工智能算法在光学测量中的数据篡改防范机制,体现对科研规范的高度重视。
在考试结构优化方面,2023年首次引入"交叉学科案例分析"环节,要求考生运用固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和机器学习三者的交叉知识解决超快激光加工中的热效应控制问题。该题型以东南大学"智能微纳加工"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考察知识迁移能力。
备考建议应重点突破三大方向:一是构建"光电子器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的立体知识网络,特别强化光电探测器与数字信号处理的接口设计;二是掌握近五年IEEE Optics Letters、JOSA等期刊中东南大学学者的23篇代表性论文;三是针对东南大学"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建立对应的知识图谱,其中太赫兹成像技术相关考点连续五年出现频率达78%。建议考生在2024年备考中重点关注量子点单光子源、超构表面天线等东南大学重点培育的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