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政策研究所自1986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公共政策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充分体现了学科布局的前瞻性与实践导向。2023年招生目录显示,公共政策学院下设公共政策理论、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公共管理、社会政策与可持续发展五个核心方向,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32名(含推免生),学制四年,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公共政策理论方向聚焦制度设计与治理创新,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政治学理论功底,参考书目涵盖《公共部门改革》《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经典著作,重点考察对公共价值理论、政策分析技术的理解深度。政治经济学方向依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重点包括数字经济监管、区域协调发展等议题,要求提交过相关领域的研究计划或成果。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方向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设立联合培养项目,需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通过专业测试,推荐阅读《全球公共产品》《国际组织转型》等外文专著。
公共管理方向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后一年进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参与实证研究。社会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方向设立"健康中国2030""碳中和政策"等专项研究组,要求考生具备社会调查或政策评估经验。招生考试采用"申请-考核"制,初试科目包括801公共政策基础(涵盖中西方经典理论、政策分析方法、当代中国政策实践),891专业综合(根据报考方向不同设置政治经济学或国际关系专题)。复试注重学术潜力和研究能力,近年录取考生平均GPA达3.8以上,约65%有境外深造经历。
优势学科体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库的支撑,2022年立项课题数量位居全国公共政策类院校前三。科研平台包括"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库""数字政府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覆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中国办公室等60余家政府智库和跨国机构。近三年毕业生中,28%进入"双一流"高校任教,42%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从事政策制定工作,12%获得国际组织实习机会。
申请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维度:一是提前半年联系意向导师,需提供研究设想书和代表作摘要;二是关注"政策科学前沿"系列讲座(全年12期);三是准备英文研究提案,部分方向要求通过雅思7.0或托福100+。特别提醒考生注意2024年新增的"人工智能治理"交叉学科方向,该方向与清华大学的智能技术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共建,计划招生8名,考核将包含算法伦理案例分析。建议定期查看所务系统公告,及时获取预报名、材料提交等关键时间节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