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气工程考博考试自2018年实行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并轨招生以来,其考试模式已形成稳定的考核体系。2022年最新真题显示,考试分为三个主要模块:专业课笔试(占总成绩60%)、综合面试(30%)和英语测试(10%),其中专业课笔试包含电路理论(25%)、电力系统分析(30%)、电机与拖动(20%)和自动控制原理(25%)四个核心板块。以2021年考题为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题占到了38分,要求考生不仅掌握特征方程求解方法,还需能结合π型等值网络进行临界故障点判断,这反映出命题组对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
电力电子技术方向的考生需特别注意近年新增的"新能源并网技术"案例分析题,2020-2022年连续三年出现相关考题,涉及VSC-HVDC系统控制策略优化、光伏电站逆变器的MPPT算法改进等实际工程问题。在自动控制理论部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模糊PID复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成为高频考点,2022年考题要求考生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MPC控制器,并对比传统PID的动态响应指标。
考试趋势分析表明,从2019-2023年五年间,计算类题目占比从45%提升至58%,其中涉及MATLAB/Simulink建模的题目年均增长22%。2023年新增的"电力系统数字孪生"综合应用题,要求考生基于PSCAD/EMTDC搭建新能源微网模型,通过数据驱动方法预测系统惯量响应,这标志着考核重点正从单一理论分析向"理论+工具+工程思维"复合型能力转变。
备考建议方面,建议考生建立"三维知识图谱":纵向梳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等核心教材的脉络框架,横向整合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知识,立体化掌握MATLAB/PowerSystem Toolbox、ANSYS Maxwell等工具的应用场景。针对面试环节,2022年进入面试的32名考生中,有19人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考生提前准备3-5个体现科研潜力的研究设想,并熟练掌握IEEE标准文献的引用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考试大纲新增"电力电子器件物理特性"章节,要求考生能推导SiC MOSFET的导通电阻与结温关系式,并分析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提升路径。这提示考生需加强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尤其是宽禁带材料特性方面的知识储备。建议考生通过参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暑期学校、关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最新论文等方式,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