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中医儿科学考博工作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其学科建设依托学校"中医儿科"国家重点专科和"中医儿科学"省级重点学科平台,形成了以"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体系构建""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小儿难治性癫痫的辨证分型研究"等方向为特色的学术体系。考生需重点掌握《中医儿科学》核心理论与临床技能,建议系统研读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9版)及配套习题集,同时关注《中国中医儿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近五年发表的 Meta 分析和循证医学研究论文。考试科目包含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专业课(中医儿科学)及综合面试,其中专业课考试采用"三段式"命题模式:基础理论(30%)、临床病例分析(40%)、科研创新(30%)。特别提示考生需提前查阅学院官网公布的"导师研究方向与团队介绍",重点准备与报考导师研究兴趣相关的临床案例,如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辨证分型、儿童抽动症的中药-行为疗法联合方案设计等。建议备考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6个月)完成《中医儿科学》知识图谱构建,第二阶段(2个月)进行临床典型病案库(含200例)的辨证分析训练,第三阶段(1个月)针对"中医儿科精准诊疗技术"等前沿领域撰写研究计划书。考博复试注重临床操作能力评估,需熟练掌握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定位与操作规范(如补脾经、清肝经手法),以及婴幼儿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考生可关注学院"中医儿科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开放的跟师实习机会,建议提前联系导师参与"儿童体质辨识与调养"等临床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可作为复试加分项。最后提醒考生注意2024年考博政策调整,专业基础课考试新增"中医儿科经典文献研读"模块,需重点背诵《幼科发挥》《小儿药证直诀》等典籍核心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