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及核医学考博初试涉及多学科交叉与前沿技术融合,考生需系统掌握三大影像学科的核心理论、临床应用及科研动态。考试内容分为专业笔试与综合面试两部分,笔试涵盖医学影像学基础理论、各专业影像诊断标准、影像引导治疗技术及核医学示踪原理等,面试重点考察科研经历、课题设计能力及跨学科思维。近三年真题显示,超声医学部分侧重弹性成像、造影增强超声及介入超声的适应症选择(如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放射影像学着重PET-CT/MRI融合成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如肺结节良恶性AI识别模型)及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操作要点;核医学则聚焦放射性药物研发进展(如177Lu标记抗体治疗)、核医学影像定量分析(如SUVmax标准化)及核素治疗剂量计算。备考建议:1. 整合《医学影像诊断学(北大版)》《核医学(第5版)》等教材与《中华医学影像学杂志》近三年综述论文;2. 参加学院组织的影像组学分析、影像引导手术模拟等实践培训;3. 关注国家医学影像中心(北京)发布的影像质控标准及NMPA医疗器械审批动态。特别提示:2023年新增核医学心理评估模块,需掌握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时的心理干预策略,建议结合《核医学治疗患者管理指南》进行专项训练。考生需在初试前完成3个以上影像组学分析案例实操,并撰写5000字以上影像技术临床转化研究计划书。建议联系导师团队参与临床多模态影像数据库建设,积累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