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政治、英语、专业综合一(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和专业综合二(内燃机原理与燃烧学)。近五年考试数据显示,专业综合科目分值占比达60%,其中工程热力学和内燃机原理各占30%,流体力学和燃烧学各占15%。政治与英语单科分数线稳定在60-65分区间,专业综合需达到80分以上才有较大录取概率。
工程热力学重点章节集中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卡诺循环)、热力学过程分析(等熵膨胀、焓差计算)、气液两相平衡(拉普拉斯方程)和热力学实验(绝热卡诺循环验证)。流体力学核心考点包括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三维不可压缩流动简化)、边界层理论(层流转湍流判据)、势流函数(源汇叠加原理)和湍流模型(k-ε模型应用)。近三年真题显示,约35%的考题涉及工程热力学与流体力学的交叉应用,如燃气轮机叶片的热-力耦合分析。
内燃机原理考试中,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循环(P-V图分析)、混合气形成(分层燃烧与均质燃烧对比)、燃油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和排放控制(DPF与SCR系统)是高频考点。2022年新增题目涉及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热管理策略,要求考生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传热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燃烧学重点考察湍流燃烧模型(PDF方法)、火焰稳定机理(层流-湍流火焰 передача)和污染物生成机制(NOx形成途径)。近五年出现12次燃烧数值模拟题,需掌握Fluent软件的基本燃烧模型设置。
备考建议:建立"三维度复习体系"——基础理论(教材+考纲)、专题突破(近十年真题分类整理)、综合应用(工程案例模拟)。推荐使用《工程热力学》(史兆申编)配合《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Moran等著)进行对比学习,流体力学建议采用吴望一《流体力学》教材,重点推导雷诺数、普朗特数等无量纲参数的物理意义。针对内燃机方向考生,需补充《内燃机设计》(孟兆华编)中活塞组、缸盖组的结构优化内容。
特别提醒:2023年新增考纲要求掌握燃气轮机燃烧室冷却技术(如气膜冷却、冲击冷却),建议关注《燃气轮机燃烧系统设计》(李力编)相关章节。英语科目需重点准备专业文献翻译,近五年出现8次英文摘要翻译题,涉及《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论文。政治科目建议采用"时政热点+理论框架"复习法,重点掌握"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等时政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