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电子信息学科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和前沿技术优势,其科研方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布局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感知与决策、高可靠通信与导航等方向,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的完整创新链条。考生应重点关注研究院在空天信息网络、智能无人系统、电磁频谱管理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例如在低轨卫星星座通信、高超声速飞行器雷达探测等方向已形成多项原创性技术体系。
学科团队汇聚了多位院士、杰青及国家级人才,其中多位导师具有在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科等央企的深度合作经历。研究平台涵盖国家空天信息获取与处理实验室、智能无人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基地,配备价值数亿元的尖端设备,如多模态雷达仿真测试平台、星载相控阵天线测试系统等。考生需特别关注"大科学装置+电子信息"的交叉研究特色,例如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研制中的高精度信号处理技术,或重大工程系统中的容错控制与安全通信技术。
报考建议方面,建议考生提前1-2年参与研究院开放课题研究,通过"申请-考核"制展现研究潜力。考试科目需重点突破《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核心课程,结合研究院近三年发表的SCI一区论文(年均30余篇)针对性准备专业综合知识。特别要注意研究院在"十四五"期间新增的智能信息感知与决策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网络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研究动态,建议通过北航研究生院官网、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年度报告等渠道获取最新招生简章(2023年计划招收电子信息博士生15-20人)。面试环节注重考察工程实践能力,建议提前完成至少一项与报考方向相关的仿真实验或原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