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主要围绕专业基础课、英语及政治三部分展开,其中专业基础课占比最高(约60%),英语和政治各占20%和20%。专业课考试科目为《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理论》三本书籍,题型包括选择填空(30分)、简答题(40分)、综合应用题(3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
考生需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经典控制理论(如传递函数、稳定性判据、根轨迹法),现代控制理论部分需熟练运用状态空间法、能控能观性分析、最优估计等核心概念,系统理论则需深入理解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等前沿方向。参考书目以郑大钟《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现代控制理论》、钟义信《系统理论》为主,建议配合北航历年真题及《控制工程导论》补充学习。
英语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模式,政治科目注重时政热点与马原原理的结合。专业课复习建议分三阶段:基础阶段(3-6个月)系统梳理教材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强化框架记忆;强化阶段(2-3个月)通过历年真题训练解题技巧,重点突破非线性系统建模、鲁棒控制设计等高频考点;冲刺阶段(1个月)进行全真模拟,针对北航特色题型(如多目标优化、智能算法应用)进行专项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北航近年考题呈现明显交叉融合趋势,例如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与自动控制原理的频域分析法结合命题,或要求用模糊控制理论解决系统辨识问题。因此考生需加强跨章节知识串联,关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等期刊近三年关于模型预测控制、数字孪生等领域的论文,积累科研案例作为综合应用题素材。
报名材料需提前准备:个人简历(突出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研究计划书(需包含具体研究方向如"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编队控制")、本科及硕士成绩单、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证明(六级≥550或雅思≥6.5)。复试环节包含组内笔试(控制算法实现与仿真)、英语口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综合面试(科研潜力评估),建议提前在Matlab/Simulink完成10个以上典型控制系统仿真案例。
考试时间通常安排在每年12月中旬,报名截止日期为前一年的9月30日。特别提示:2023年新增"学术潜力评估"环节,要求提交1份英文开题报告(需包含创新点论证与可行性分析),该材料将作为初试成绩加权计算的依据。建议考生至少提前6个月启动备考,重点构建"理论-仿真-科研"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通过参与北航控制学院"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或"复杂系统建模中心"的课题研究积累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