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察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科目包括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和专业综合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考生需在初试中同时通过两门考试,单科成绩需达到60分及以上,总成绩按初试60%+复试40%计算。
考试科目中,材料科学基础侧重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与测试方法,建议重点复习《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出版社,刘志坚编)第一章至第五章,配合北航历年试题理解晶体缺陷、扩散机制等高频考点。自动控制原理需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及系统校正,推荐参考张伯礼《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重点突破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北航重点题型。信号与系统考试内容涵盖连续/离散信号分析、傅里叶变换、滤波器设计等,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第七版为指定教材,需特别注意信号时频域转换及系统响应计算。
专业综合课《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考试范围包含误差理论、传感器原理、测试系统组成及校准方法。核心教材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防工业出版社,何道盛编),需重点掌握误差传递公式推导、热电偶分度表应用、非电量电测系统设计等实验类题目。建议考生建立"理论公式-典型仪器-工程案例"三维知识框架,例如将应变片灵敏度系数k与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关联记忆,结合北航实验室的应变测试设备实物加深理解。
复习策略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基础阶段(3-6个月)完成教材精读与课后习题,建立知识网络;强化阶段(2个月)通过历年真题训练(北航研招网可获取2009-2022年试题),总结高频考点及解题模板,如误差合成公式在温度、压力多因素影响下的变型应用;冲刺阶段(1个月)进行全真模拟考试,重点关注近三年新增的智能传感器、数字图像处理等交叉领域内容,同时准备英文摘要写作(部分年份复试包含英文文献翻译环节)。
考博关联资源包括北航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发布的《重点研究方向动态》,其中2023年新增"微纳传感器阵列校准"与"太赫兹无损检测"两大课题组,考生需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及时联系相关导师(联系邮箱统一为yjs@buaa.edu.cn)。特别提醒注意2024年新增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测试数据智能诊断"综合考核模块,建议提前学习李航《统计学习方法》中关于SVM、随机森林等算法的基础内容,此类交叉题型可能占综合课20%分值。
备考注意事项:①关注北航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确认2024年是否调整考试科目(如将《材料科学基础》改为《材料物理与化学》);②实验操作类题目占比提升至35%,建议利用北航工程训练中心开放设备(如电测实验室的DH3815静态应变仪)进行实操训练;③初试成绩查询系统将于每年3月15日开放,未通过者可直接申请调剂至北航其他相关专业(如仪器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