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学科前沿动态,专业课笔试科目为《材料物理与化学》及《材料科学基础》,满分300分,占初试总分的60%。根据近五年真题分析,考试内容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材料晶体学(占25%)、相变与凝固理论(20%)、材料力学性能(15%)为高频考点;二是新增材料计算模拟(如第一性原理计算、相场模拟)与先进制备技术(如3D打印、纳米复合)相关题目,占比提升至15%。核心参考书目包括:胡赓祥《材料科学基础》(第四版)、冯端《材料物理》(第二版)、王仁《材料科学中的缺陷》及北航自编《材料物理与化学前沿专题》。建议考生按以下策略备考:1. 理论强化阶段(3-6月):系统梳理晶体缺陷(位错、晶界等)的几何模型与能量关系,掌握相图绘制与杠杆定律应用;2. 专题突破阶段(7-9月):重点攻克材料扩散机制(空位、间隙机制)、固态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3. 案例实践阶段(10-12月):结合《先进材料学报》《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分析高温合金、钙钛矿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撰写3-5篇文献综述作为面试准备素材。特别注意2023年新增对材料基因组计划(Materials by Design)的考核,需掌握高通量计算与材料性能预测方法。初试成绩达340分以上考生进入复试概率较高,复试采用“专业笔试(30%)+综合面试(40%)+科研潜力评估(30%)”模式,建议提前联系报考导师组了解研究方向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