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材料与化工考博参考书

考博信息-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会计专硕士MPAcc审计专硕士应用统计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与项目管理考博参考书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结构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智能建造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技术科学考博参考书
 北京建筑大学市政工程考博参考书
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材料与化工考博参考书
创建时间:2025-10-30 03:50:18

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考博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纳米技术、高分子材料合成与改性等核心领域,对理论基础、科研实践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考生需系统梳理材料与化工学科的知识体系,结合学院中法合作特色,注重材料表征技术、绿色合成工艺、先进制造装备等方向的研究前沿。以下为考博参考书单及备考建议:

一、核心教材与专业书籍

1.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刘志强/张联盟主编,重点掌握晶体缺陷理论、相图分析、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结合《材料科学基础习题集》强化计算能力。

2. 《材料工程基础》冯端/磊/肖纪美主编,重点学习材料制备技术(熔炼、烧结、3D打印)、性能优化及环境适应性,关注第5章新型功能材料案例。

3. 《化工原理》陈敏章/冯辉祖主编,重点突破传质传热单元操作(萃取、干燥、膜分离),结合《化工过程开发导论》理解过程优化策略。

4. 《材料研究方法》王仁/黄伯云主编,系统掌握XRD、SEM、TEM、XPS等表征技术原理,补充《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李静海等)了解同步辐射、原位表征等前沿手段。

二、前沿领域拓展

1. 《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能》(李永舫著)聚焦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生物模板法等制备技术,对照《Advanced Materials》近三年纳米复合材料论文。

2. 《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陈建峰/陈武著,重点研究交联、共聚、纳米复合改性策略,结合《Polymer Chemistry》(John Wiley出版)了解可控自由基聚合(CRP)技术。

3. 《能源材料与器件》李永舫/陈军著,关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基、金属氧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路径,跟踪《Nature Energy》《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最新成果。

三、科研能力培养

1. 《科研方法学》张玉奎著,掌握专利分析(Patentics系统)、文献计量(CiteSpace)方法,精读《Science》期刊年度综述掌握学科动态。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萧香林著,强化方差分析(ANOVA)、回归模型构建能力,结合《Python for Data Analysis》(Wes McKinney)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3. 参考北化-PSL联合实验室《先进功能材料研究进展》(内部资料),重点关注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涂层、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方向。

四、备考策略

1. 时间规划:建议提前8-10个月启动,前4个月完成教材精读(日均3小时),中期2个月聚焦专业书籍与文献(日均4小时),后期1个月模拟考试与论文写作。

2. 真题训练:获取2018-2022年真题(可通过学院官网或校友获取),重点研究材料热力学计算(相平衡/自由能)、合成工艺设计(工艺路线图绘制)、性能优化(强度/韧性平衡)三大高频考点。

3. 实践衔接:参与中法联合项目(如"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国际合作课题),积累材料制备-表征-测试全流程实操经验,撰写1-2篇SCI三区论文(目标期刊: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4. 模拟答辩:组建5人备考小组,每周开展全英文组内答辩(主题涵盖钙钛矿光电器件缺陷调控、熔盐法制备高熵合金等),提前准备20分钟专业英语问答(重点关注欧洲材料研究协会(EMR)术语)。

考生需特别注意:2023年学院新增"智能材料与结构"方向考核要求,需额外研读《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S. S. Rao著),掌握形状记忆合金、超材料设计原理,并关注《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最新研究动态。建议联系导师确认《先进制造与工程》(巴黎高师推荐书目)的参考章节,同时准备2-3个跨学科研究方案(如"机器学习辅助高分子复合材料设计")。考前3个月需完成3套全真模拟试卷(含材料基因组计算、化工过程安全评估等新增题型),重点突破材料服役性能预测(AI+力学性能)和绿色合成工艺优化(生命周期评估)两大核心能力。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