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科依托学校化工特色,聚焦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形成了"化学-材料-环境"交叉融合的研究体系。该学科在环境功能材料开发、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具有显著优势,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
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考试涵盖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三部分,重点考察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和工程应用能力。推荐参考书目包括《环境化学》(第四版,戴树桂主编)、《环境工程学》(第三版,李广超主编)、《环境微生物学》(第三版,金相容主编)。近三年真题显示,约35%的考点涉及环境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28%聚焦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优化,需特别关注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工艺等前沿方向。
申请者需在初试基础上提交研究计划书,重点体现与导师团队的契合度。学院2023年录取数据显示,录取考生平均初试成绩380分,其中80%具有SCI二区论文发表经历。建议提前联系导师组,重点关注李某某教授团队的环境纳米材料研究方向、王某某教授团队的工业废水资源化课题组以及张某某教授领导的固废催化转化团队。夏令营选拔中,完成过环境领域省部级科研项目者优先。
申请流程分三个阶段:3-4月提交预申请材料(包括成绩单、论文摘要、研究设想);5-6月参加线上考核(含专业笔试、英语口语测试);7月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采用"三三制"评分体系,专业笔试占30%(重点考核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科研能力考核占30%(要求展示实验设计能力)、综合面试占40%(注重学术潜力和科研诚信)。建议考生提前准备环境监测报告编制、污染物吸附剂性能测试等实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