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理论创新-方法突破-实践验证"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在军民融合教育经济领域,团队通过建立教育投入产出动态评估模型,量化分析了国防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长期效益,相关成果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配套实施方案。针对"新工科"建设,创新性地提出工程教育成本效益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成功应用于航天学院"智能无人系统"专业群的设置优化,使人才培养成本降低18%的同时毕业生起薪提升23%。在在线教育经济研究方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资源配置动态优化系统",该系统已在北京高教学会指导下在12所市属高校试点运行,实现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提升15.6个百分点。学科团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经济政策仿真与优化研究"构建了包含327个核心变量的教育经济政策仿真平台,其预测模型在2022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中准确率达91.3%。值得关注的是,团队首创的"教育技术扩散曲线"理论,成功解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渗透规律,相关论文被SSCI一区期刊《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学科交叉方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开发的"教育大数据安全评估系统"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为教育数据资产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育经济分析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更培育出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5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其"教育经济仿真实验室"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虚拟教研室示范项目。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元宇宙教育生态"的经济价值创造机制,以及教育碳足迹核算体系构建,持续服务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