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支撑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院校,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办学治校的核心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学校党委坚持将政治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形成了具有理工大特色的“红色基因+创新基因”双轮驱动模式。202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名单,其“三全育人”体系被写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典范。
在理论创新层面,学校党委构建了“四维一体”党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阐释“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机理”“学科建设与组织建设的耦合关系”“人才培育与价值塑造的共生逻辑”“治理体系与政治生态的良性互动”四个核心命题,形成《新时代理工科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融合路径研究》等5部理论成果,其中3项获全国高校党建优秀成果一等奖。特别是在“党建+科研攻关”领域,首创“揭榜挂帅”党建机制,将重大科研项目党小组建设纳入科研任务书,近三年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涉及国防安全领域项目占比达67%,在北斗导航、智能无人系统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实践路径上,学校党委打造了“红色筑基”“先锋领航”“青马铸魂”“文化凝心”四大品牌工程。其中“红色筑基”工程创新实施“课程思政双螺旋”计划,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35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开发“大国重器”系列思政案例库,相关经验被《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先锋领航”工程建立“党员导师制”,组织院士党员团队与本科生结对,近五年累计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287项。“青马铸魂”工程构建“理论研习-实践淬炼-基层蹲苗”培养链条,学生党员占比提升至32%,其中23人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在组织建设方面,学校党委创新实施“三型党组织”培育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向“政治引领型、攻坚克难型、服务育人型”转型。航天五院校友党支部首创“型号任务党旗红”行动,在嫦娥探月工程中建立临时党支部,解决技术难题41项;计算机学院教工党支部打造“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党建课题,形成行业标准3项;学生公寓党委实施“党员宿舍长”网格化管理,构建“24小时响应”服务体系,相关做法被写入《北京市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案例集》。2022年,学校党员师生在疫情防控中组建“科技攻坚突击队”,研发的核酸检测机器人、智能消杀无人机等装备投入一线应用,彰显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
面向未来,学校党委将重点推进“三个深化”战略:深化党建与学科建设的“生态融合”,建设“党建+人工智能”“党建+新材料”等特色学科群;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打造“虚实结合”的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全国首个理工科高校思政元宇宙实验室;深化全球视野下的党建创新,在留学生中建立“中外学生党员联合党支部”,在海外研究院设立“党建联络站”,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红色科技人才。通过持续完善“党建-学科-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北理工正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