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考博初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与科研能力,涵盖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方向。近三年考试科目包括:①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②201英语(全国统考);③805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命题);④加试科目(部分考生需加试《计算机系统结构》或《自然语言处理》)。专业课试卷满分150分,题型包含选择题(30分)、填空题(20分)、简答题(40分)和综合应用题(60分)。建议考生重点复习周志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李航《统计学习方法》、Goodfellow《深度学习》三本核心教材,结合近五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如卷积神经网络优化、Transformer模型原理、贝叶斯网络推理等。2023年新增对联邦学习与边缘计算的考查,需关注ACM顶会论文中的相关进展。英语部分侧重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建议精练《计算机科学专业英语》中文献翻译和论文摘要改写。备考周期建议分三阶段:3-6月完成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专业课框架搭建;7-9月进行专题突破,重点攻克RNN/LSTM、GAN等生成模型;10-12月模拟实战训练,注意时间分配(综合应用题建议每题控制在45分钟内)。特别提醒:报考者需在初试后一周内联系报考导师,提供个人研究计划(建议包含3篇顶会论文综述),并准备20分钟中英文学术展示。2024年拟调整考试形式,可能增设代码实现环节(Python环境需提前熟悉PyTorch框架)。建议关注北邮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历年4月、10月发布的考纲修正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