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主要考察考生在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专业综合(含机器人学、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视觉等方向)以及两门专业核心课。考生需结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机器人学导论》(李洪波)、《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刘伟)等教材系统复习,同时关注学院官网发布的历年真题及导师研究方向。
考试重点集中在机器人运动学建模、多机器人协同控制、SLAM算法优化、机器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建议考生分三个阶段备考:第一阶段(3-6个月)完成教材精读与公式推导,整理思维导图;第二阶段(2-3个月)结合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等顶刊论文,研究近三年学院导师发表的SCI论文;第三阶段(1个月)模拟考试环境,重点突破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ROS系统搭建、路径规划算法等高频考点。
值得注意的是,学院近年强化对跨学科研究能力的考核,例如要求考生用Matlab/Simulink对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仿真,或基于深度学习改进传统SLAM算法。建议考生提前熟悉ROS Melodic/Noetic版本,掌握ROSBag数据记录与可视化分析技巧。初试笔试占比70%,面试占比30%,面试环节常涉及报考导师近三年科研项目细节,需提前查阅学院《科研动态》期刊及实验室网站。
备考资料获取可通过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下载样题,或联系2019级-2022级已录取考生获取电子版历年真题(含2019年机械臂轨迹规划主观题、2021年多机器人SLAM系统设计论述题)。特别提醒:2023年新增"机器人伦理与安全规范"论述题,需关注ISO/TS 15066:2021等最新行业标准。建议每日保持4小时专业学习,使用Anki记忆卡巩固机器人学基础概念,如D-H参数、Cayley-Hamilton定理等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