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及数量经济学考博研究需注重理论深度与实践结合,考生应系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并关注前沿动态。以下分专业推荐核心参考书目及复习要点:
【金融学】
1. 《金融学》(黄奇辅版,第3版)重点阅读第4-6章(金融市场与工具、投资学基础、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结合福州大学金融团队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领域的研究,补充《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相关论文。
2. 《金融学原理》(博迪/默顿)精读第2-5章(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关注Fama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学的最新实证研究。
3. 《公司金融》(罗斯)需结合中国资本市场案例,重点掌握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决策模型,建议延伸阅读福州大学林震教授团队关于"双碳"背景下的企业融资研究。
【产业经济学】
1. 《产业经济学》(平新乔,第3版)核心章节为第3-5章(市场结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政策),需掌握SSN-CO-O模型与Barroski-Hart垄断竞争模型,结合福州大学陈建仁教授在"数字平台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成果。
2. 《产业经济学研究》(尽信,2021)重点阅读第4章(产业演化理论)与第6章(产业政策设计),关注"十四五"规划中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政策。
3. 补充阅读《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近三年产业政策相关论文,特别是关于福建省"6·5"规划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学】
1. 《国际贸易学》(张晓朴,第4版)重点掌握第3-5章(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分工、贸易政策),结合福州大学王珺教授在RCEP框架下区域价值链研究,补充《亚太经济》相关文献。
2. 《国际贸易实务与政策》(江小涓,2022)需关注数字贸易规则、跨境电商政策等新议题,重点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效应。
3. 实证部分建议参考福州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福建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指数报告》,掌握STATA或Python的贸易引力模型应用。
【数量经济学】
1. 《数量经济学》(范从来/杜子牛,第2版)重点研读第2-4章(计量经济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需完成配套习题并掌握Eviews/Moneta软件操作。
2. 《计量经济学》(Lutkepohl,第6版)需深入理解VAR模型与GARCH模型,结合福州大学经济预测研究中心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研读《经济研究》相关方法论文。
3. 实证部分建议使用中国大学MOOC《计量经济学》国家级精品课(福州大学开课),重点掌握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应用。
复习策略建议:
1. 分阶段推进:基础阶段(3-6月)完成核心教材精读+课后习题,强化数理推导能力;深化阶段(7-9月)结合导师研究方向补充前沿文献,建立知识关联图谱;冲刺阶段(10-12月)模拟考试并聚焦热点问题(如数字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 理论实践结合:产业经济学考生需定期研读《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国际贸易学考生应建立WTO贸易政策审议数据库分析框架,金融学考生可参与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的量化投资项目。
3. 突出地域特色:关注福建省"新福建"建设、数字中国示范区等政策落地情况,在论文写作中融入福州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海丝"贸易指数等特色数据资源。
4. 重视学术规范:数量经济学考生需系统学习《计量经济学方法与电脑应用》(张晓晶)的Stata操作手册,金融学考生应掌握Wind/同花顺金融终端数据挖掘技巧,国际贸易学考生需熟练运用UN Comtrade数据库进行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考博复试准备需特别关注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近三年在《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的学科建设相关论文,建议联系2021-2023年已录取考生获取历年真题及导师研究动态。注意2024年考博可能新增"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综合面试环节,需提前准备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