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军医大学是经中央军委批准,由原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成立的三所军医大学之一,也是我军唯一以海军命名的军事医学院校。学校坐落于上海,毗邻黄浦江与东海,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科技和医疗资源,致力于为军队培养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开展前沿医学研究、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作为我军军事医学的最高学府,海军军医大学始终围绕强军目标调整办学方向。在学科建设上,构建了涵盖军事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其中军事医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前五。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队医学创新平台,在战创伤救治、海军特战医学、舰载装备生物防护、远海卫勤保障等特色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研发的野战急救装备、海军人员潜水医学保障体系等成果被纳入我军现役装备。
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军地协同、战训结合”的培养模式,学员既接受临床医学系统教育,又参与海军舰艇训练、远海护航卫勤演练等实战化教学。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中涌现出“八一勋章”获得者陈行行、亚丁湾护航医疗队队长吴孟超等优秀代表,为部队输送了大批能适应复杂战场环境、具备联合作战保障能力的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
在科研创新领域,学校牵头组建“军事医学创新联合体”,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等20余家单位建立协同创新机制。2022年承担的“全域作战卫勤保障体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研发的智能外骨骼在朱日和演习中实现伤员转运效率提升40%。同时,学校深度参与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与美军卫生司令部、俄罗斯海军医学院等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军事医学标准互认。
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的重要力量,海军军医大学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0年组建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派出医疗队12批、医护人员820人次,参与的“火神山”医院建设团队提前1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学校病毒研究所团队在6天内完成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方案。
面向未来,海军军医大学正加速向“世界一流军队医学教育科研中心”目标迈进。新建的海军医学研究院已集聚院士、杰青等高层次人才127人,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生物3D打印器官移植等前沿领域取得17项国际首创成果。随着“海上丝路”医学合作平台的建立,学校每年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军事医学人才超200名,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这所承载着海军强军梦想的百年学府,始终以“姓军为战、服务打赢”为根本宗旨,在黄浦江畔书写着新时代军事医学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