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考博初试主要考核考生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控制、电机驱动与调速等领域的综合理论素养与科研实践能力。根据近五年考试真题及复试数据,考试内容呈现以下三大核心模块:
在基础理论部分,重点考察电力电子器件特性(IGBT、MOSFET、SiC器件)的物理结构与开关特性,要求掌握器件导通电阻、开关损耗、热阻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新增了对宽禁带半导体器件(GaN、SiC)应用场景的案例分析,需结合器件导热系数、开关频率等参数对比传统器件。同步整流技术、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连续五年出现,建议重点复习五阶PFC变换器的设计要点。
专业综合考试中,电机控制方向侧重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FOC控制算法实现,近三年均有关于转子磁链定向与电流环解耦的数学推导题。2023年考题引入了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要求运用Lyapunov函数进行时域仿真验证。电力电子变换器部分,多谐振变换器(MRDC)的调制策略与电磁兼容性成为高频考点,需熟练掌握Z源谐振频率计算公式及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前沿技术模块占比逐年提升,2021-2023年连续覆盖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应用三大方向。其中,直流微网中基于比例谐振控制(PRC)的背靠背换流器设计是高频考点,需重点理解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目标与实际工程参数的折中策略。工业物联网场景下的电力电子设备远程监控技术,要求考生结合OPC UA通信协议与边缘计算节点设计解决方案。
备考建议方面,建议考生构建"三层次知识体系":第一层夯实《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版)与《电机学》(汤蕴璆版)理论基础,第二层强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主编)与《电机控制技术》(李永东版)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三层拓展IEEE Trans. PE近三年顶刊论文的阅读深度。针对复试环节,需重点准备电力电子装置故障诊断(如IGBT短路检测)、新型拓扑结构设计(如GaN H桥软开关)等创新性课题,建议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级仿真模型。
考试时间安排上,初试通常分为两个半天:上午进行专业基础考试(3小时),下午进行专业综合与前沿技术论述(3小时)。2023年新增的"电力电子装置能效优化"案例分析题,要求在1小时内完成从拓扑选择到参数设计的完整方案,考生需培养跨学科思维,将热力学分析与数字孪生技术有机结合。建议每日保持6小时系统学习,重点攻克每周2道典型真题的深度解析,同时关注广西大学"智能电力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