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博初试主要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考试科目通常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专业综合考试及英语测试。其中,专业课占比较高,需重点掌握三大核心模块:一是流行病学理论体系,涵盖疾病分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设计)、流行病学模型(如SEIR模型)及防控策略;二是卫生统计学核心方法,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线性/逻辑回归)、生存分析(Kaplan-Meier曲线、Cox回归)及统计软件(SAS/R)操作;三是医学研究设计能力,需熟练掌握研究方案制定、偏倚控制及结果解读。
复习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模式:第一阶段(1-2个月)系统梳理《流行病学》(第8版,王陇德主编)和《医学统计学》(第8版,方积乾主编)教材,结合《流行病学考研精讲精练》(人民卫生出版社)建立知识框架,每日完成2-3章精读并标注高频考点。第二阶段(1个月)聚焦历年真题(2018-2023年),统计近五年考点分布,发现卫生统计学中卡方检验、F检验、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如Bonferroni校正)出现频率达78%,流行病学中现况调查与队列研究的设计差异占32%为高频考点,同步强化SAS编程能力(重点掌握数据清洗、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模块)。第三阶段(2周)进行全真模拟,严格按考试时间(专业课每科3小时)完成3套模拟卷,重点突破交叉题型(如统计学方法应用于流行病学案例),整理易错题本(如混淆RR值与OR值计算场景)。
英语考试侧重专业文献阅读,近三年真题显示60%题目涉及循证医学Meta分析、队列研究偏倚来源等主题,建议精读《Journal of Epidemiology》近三年Top10论文,掌握术语翻译(如confounding、hypothesis testing)。备考资料推荐:官方指定教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2)》、广西医科大学历年真题解析(可联系在读博士生获取)、统计软件操作视频教程(B站"医学统计实战"系列)。特别提醒考生注意2023年新增的"基于大数据的流行病学研究"案例分析题,需提前学习Python基础及Tableau可视化工具。最后阶段(考前1周)重点复习错题本和学校近三年招生简章,及时关注官网发布的临时调整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