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肿瘤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及药剂学考博初试需重点突破四大核心领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生需系统掌握CT/MRI影像特征与核医学检查原理,建议精读《医学影像诊断学》第5版,结合《核医学》第4版强化SPECT/PET-CT临床应用分析,重点研究肺癌、乳腺癌等常见病种的影像-病理对照案例。肿瘤学备考需构建"发病机制-分子分型-综合治疗"知识框架,关注《肿瘤学》第9版更新内容,重点突破免疫治疗、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等前沿领域,建议研读《Cancer Research》近三年相关综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需强化三大模块:营养评估(如膳食调查与人体成分分析)、食品卫生(微生物/化学/物理危害控制)、营养与慢性病防控,重点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条款。药剂学考生应聚焦药物化学结构-性质-制剂关系,重点掌握缓控释制剂、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前沿技术,精读《药剂学》第9版第6章,结合《国际药学杂志》最新制剂工艺研究。公共课方面,英语需强化专业文献阅读(推荐《NEJM》/《Lancet》),政治建议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梳理时政热点。备考周期建议分三阶段:3-6月构建知识体系,7-9月真题训练(近10年真题需逐题拆解),10-12月模拟考试(按3.5小时全真模考)。特别提醒关注广州医科大学官网发布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大纲》,注意各专业交叉热点如肿瘤精准营养、核医学与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等新兴方向。建议联系导师组获取历年优秀博士论文,重点研究其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点。初试成绩公布后,复试准备应侧重科研经历深度包装(突出创新点与成果转化),模拟面试需针对"如何开展课题申报""学术争议问题处理"等高频考点进行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