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作为国内建筑类学科的重要培养基地,其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艺术学、设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性和实践导向性。建筑学专业初试科目通常包含301思想政治理论、812建筑学基础理论,其中812科目涵盖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法规等模块,参考书目包括《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建筑构造与材料》《建筑环境学》等经典教材,近年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导论》作为补充读物。城乡规划学专业考试科目为301思想政治理论、813城乡规划理论与技术,重点考察城乡规划原理、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等方向,推荐阅读《城乡规划原理》《国土空间规划原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等著作,同时需关注《国家城乡规划法》相关实务内容。艺术学专业初试设置301思想政治理论、814艺术学理论与创作,考试范围覆盖艺术学理论、设计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等领域,核心参考书目包括《艺术学概论》《设计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导论》,近年新增《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作为前沿补充。设计学专业考试科目为301思想政治理论、815设计学理论与方法,重点考察产品设计、景观设计、交互设计等方向,推荐书目包含《设计学概论》《产品系统设计》《景观设计学》《交互设计精髓》,同时要求关注《设计管理实务》等应用型教材。所有专业均要求提交学术成果综述(5000字),需结合报考导师近五年发表的SCI/EI论文进行文献梳理。备考建议采取"3+1"复习模式:3个月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系统学习,1个月进行真题模拟与热点追踪,特别要注意2023年新增的"新基建背景下的城乡更新""数字孪生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前沿命题方向。考生需建立包含近十年真题(含2014-2023年)、近五年考纲对比表、导师研究方向图谱的三维备考资料库,建议加入学院官网公布的"博士招生信息公示"专栏获取最新动态。针对跨专业考生,学院提供《建筑学科交叉研究导论》《城乡规划数字化分析技术》等辅助教材,并开放建筑信息模型(BIM)实验室、城乡规划仿真平台等实践资源。考试时间安排通常为每年12月中旬,初试成绩公布后进入3个月的复试准备期,建议提前联系报考导师组进行学术意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