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考博真题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试卷库
文章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博真题网|考博试卷下载|考博信息|昊天信息咨询中心 www.51kaobo.cn >>  河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考博资讯-2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微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考博初试资料
河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初试资料
创建时间:2025-11-11 10:10:16

河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自1986年建系以来,已形成以比较诗学、跨文化传播、世界文学理论为三大支柱的学科体系。2023年考博初试在延续传统基础上新增"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交叉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调整为《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专业一)和《世界文学经典研究》(专业二)。专业一考试涵盖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主要理论流派、比较诗学、跨媒介传播等核心内容,重点考察考生对"新比较文学"理论范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宇文所安、戴锦华等学者提出的"第三空间"理论、文化翻译理论等前沿议题的掌握程度。专业二则聚焦于19世纪至21世纪世界文学经典文本的解读,要求考生结合后殖民理论、生态批评等视角对《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作品进行跨文化阐释,同时需具备从全球文学版图角度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传播现状的能力。

参考书目方面,《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主编)仍为必读书目,但需重点关注2022年新增的《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王宁著)和《世界文学理论新编》(陈越著)。考生需建立"理论-案例-方法论"三维知识框架:理论层重点掌握比较文学学科三大定律(平行研究、影响研究、接受研究)及其当代发展;案例层需熟练运用韦勒克、伊瑟尔等学者的文本细读理论解读中西方文学文本;方法论层则需掌握福柯的谱系学、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等跨学科研究工具。近五年真题显示,约35%的论述题涉及比较文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交叉研究,要求考生结合《文学与计算》(David Smith著)等新著进行理论嫁接。

备考策略建议采取"三阶递进"模式:第一阶段(1-2个月)完成基础理论梳理,建立比较文学理论谱系图,重点标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理论转向节点;第二阶段(2-3个月)开展经典文本细读,按"文本分析-文化语境还原-理论框架匹配"路径完成《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的对比研究;第三阶段(1个月)进行模拟训练,针对"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等新兴命题,运用Python文本挖掘技术对《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意象系统进行量化分析。特别需注意2024年新增的"比较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考核方向,建议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关文本,并研究河南民间故事的国际传播案例。

学科特色方面,导师团队在"东亚文学比较"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黄梅教授提出的"文化模因"理论在2023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获得最佳论文奖。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研读《黄梅比较文学论文集》,尤其是其关于《源氏物语》与中国古典小说互文性的系列研究。需关注"比较文学与一带一路"专项研究计划,该方向已立项12项国家级课题,涉及南亚文学中的"丝路记忆"书写等前沿议题。

复试准备应着重提升学术对话能力,建议参加"比较文学前沿工作坊"(每年3月举办),重点训练理论批判思维。例如针对宇文所安"中国文学中的韵文传统"论点,可运用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理论进行解构,同时结合数字人文方法统计《文心雕龙》与《诗学》的修辞特征差异。考博论文选题需体现"理论创新+实证支撑"特征,推荐方向包括:比较视域下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接受机制研究(可运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理论)、敦煌变文与日本能乐文本的跨媒介传播比较(需掌握文化记忆理论)、比较诗学视角下的黄河与尼罗河神话体系研究(建议采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

最后需提醒考生注意学科评估指标变化,2023年教育部新增"比较文学学科国际影响力指数"考核维度,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关注《中国比较文学》期刊近三年刊发的海外学者访谈,并整理比较文学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如ICLC)的年度热点议题。同时,需关注河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群建设规划,该学科群已与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考生可提前联系导师参与"中非文学比较研究"等跨国课题。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