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博初试资料整理如下:
一、考试科目与内容
1. 学科教学(化学)方向
- 专业课一:化学教学论(816)
考查化学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方法、课程开发能力及教学案例分析
- 专业课二:化学教育研究方法(817)
聚焦化学教育研究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及论文写作规范
2. 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
- 专业课一:化工原理(801)
涵盖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反应工程及分离工程核心理论
- 专业课二:化学反应工程(802)
考核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优化、催化剂原理及工程计算能力
二、核心参考书目
(一)学科教学(化学)
1.《化学教学论》(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王磊等著,科学出版社)
3.《化学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创新》(湖南师大出版社)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
1.《化工热力学》(傅献彩著,第五版)
2.《化学反应工程》(齐鸣秋著,第三版)
3.《化工原理》(吴锡华著,第四版)
4.《分离工程》(陈敏章著,第四版)
三、复习策略
1. 学科教学(化学)
- 理论建构:建立"教育原理-化学知识-教学实践"三维知识框架
- 案例分析:精研近五年化学教育类期刊(如《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教学设计:完成至少3个典型课题的教学方案(如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
2. 化学工程与技术
- 理论推导:重点突破化工三传一反(传热/传质/传动+反应工程)核心公式
- 工程计算:强化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反应器设计计算能力
- 研究前沿:跟踪《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IChE Journal》最新进展
四、真题解析与模拟
1. 近五年专业课真题显示:
- 学科教学(化学)年均出现2-3道教学案例分析题(占比35%)
- 化学工程与技术侧重工程计算题(占比40%),近三年出现新型分离过程设计题
2. 模拟题建议:
- 学科教学:设计"碳中和"主题跨学科教学方案
- 化学工程:计算新型膜分离技术的经济性指标
五、复试准备要点
1. 科研经历:重点展示与报考方向相关的实验数据及论文成果
2. 面试高频问题:
-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如何设计实验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 化学工程与技术:当前新能源材料制备中的工程化难点
3. 导师匹配:建议提前联系3-5位导师,关注其近年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六、备考时间规划
1. 基础阶段(3-6月):完成教材精读+核心论文精读
2. 强化阶段(7-9月):真题训练+专题突破(每周完成2套模拟卷)
3. 冲刺阶段(10-12月):个性化查漏补缺+模拟面试
注:2023年新增要求:报考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需提交工程制图能力证明(CAD图纸设计),学科教学方向需提交教学微格视频(8分钟教学片段)
建议考生关注学院官网(http://chem.hnu.edu.cn)获取最新考试大纲,加入"湖大化博备考群"获取内部资料。注意2024年可能新增《绿色化学工程》作为补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