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博初试主要考察对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等核心领域的掌握程度。考试科目通常包括专业课(如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等)、英语(含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以及政治理论。专业课考试形式多为闭卷笔试,题型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应用分析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通常为3小时。
考生需重点复习以下内容:一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经典控制理论,包括传递函数、系统稳定性分析(如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根轨迹法等,推荐参考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教材;二是现代控制理论,涉及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如LQR、LQG)、卡尔曼滤波等,可结合郑大钟《现代控制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三是智能控制与新兴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等,需关注近年学术论文中的前沿应用案例。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专题内容在近年真题中占比显著提升。
复习策略建议采用"三阶段递进法":基础阶段(3-6个月)以教材为主,建立知识框架,完成课后习题;强化阶段(2-3个月)结合历年真题(建议获取2018-2023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与解题技巧,例如系统稳定性分析常与非线性系统结合出题;冲刺阶段(1个月)进行全真模拟,重点突破计算题(如状态方程求解、最优控制性能指标推导)和综合应用题(如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同时需关注吉林大学控制学院官网发布的《考试大纲》,注意近两年新增的"人工智能与控制交叉领域"考核要求。
备考资源推荐:1)核心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第8版,胡寿松主编)、《线性系统理论》(第2版,郑大钟主编);2)历年真题解析(可通过考研论坛或学院研究生办获取);3)学术资源包(含控制领域顶刊论文精读笔记、智能控制技术案例库);4)模拟题库(包含10套全真模拟卷及答案解析)。特别提醒考生注意:2023年考试中,约35%的题目涉及"工业4.0背景下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需重点复习智能制造相关案例。
备考过程中需建立"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建议通过参与实验室项目(如机器人控制、无人机路径规划)积累工程经验,同时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中控制理论的创新应用。初试成绩公布后,建议及时联系目标导师(尤其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机器人与自动化研究所的教授),准备研究计划书(需体现对导师近期论文的深入理解)。最后提醒考生注意考试时间分配,计算题建议控制在60分钟内完成,留足时间检查应用分析题的逻辑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