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专业(方向:工商管理学)在地理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考试中呈现出鲜明的学科交叉特色和动态发展特征。从近五年真题分析可见,考试内容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深度融合,二是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的考察,三是跨学科视野下地理与工商管理的知识整合。以2022年真题为例,其开卷论述题"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地理课程教学设计——以区域经济地理为例"即要求考生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设计包含工商管理学视角的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并论证其对学生空间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路径。
在题型分布上,近三年出现"3+1"命题模式(3道选择题+1道综合论述题),其中选择题侧重考察地理教学基本理论(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场景),综合论述题则强调对地理教学前沿问题的深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教学案例诊断"题型,要求考生对某次工商管理学与地理学融合教学的视频片段进行学情分析,指出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改进空间,这反映出命题组对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重视。
高频考点集中于三个核心模块:其一,地理教学论基础(占比约35%),涉及地理学科本质属性、地理教材分析策略(如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整合方法)、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其二,地理教学技术融合(占比28%),重点考察GIS技术、虚拟现实(VR)在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如利用ArcGIS Online平台开展城市产业结构空间分析项目式学习;其三,跨学科教学设计(占比27%),要求考生构建地理与工商管理的知识联结点,如运用SWOT分析法解析区域产业布局,或通过地理大数据分析支撑工商企业的区位决策。
在备考策略方面,建议考生建立"三维知识网络":纵向梳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脉络(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到地理大概念教学),横向整合工商管理核心理论(如Porter五力模型、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与地理学方法论,立体化拓展教学案例库(包含工商地理模拟实训、地理商业决策沙盘等特色模块)。以2024年预测真题"新课程背景下地理与工商管理融合课程标准的开发路径"为例,理想作答应包含: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课程结构化设计,整合地理学科"区域认知"与工商管理"战略管理"能力的课程目标体系,运用ADDIE模型构建包含商业地理模拟实验、企业空间分析报告撰写等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并设计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工商管理课程评价量规。
值得关注的是,命题趋势正从知识记忆型向能力迁移型转变。2021-2023年真题中,涉及"地理教学问题解决"的论述题占比从20%提升至45%,典型如"如何运用地理学空间思维优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决策模拟"这类开放性命题。考生需突破传统教学理论框架,掌握"地理-管理"双螺旋思维模型,既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析企业区位选择,又能基于人地协调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通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地理与工商智慧城市"实验室近年来的教改项目,掌握地理教学案例库的更新动态,同时关注教育部"课程思政"指导纲要中关于地理学科与经管类专业融合育人要求,提升教学设计的政治敏感性和价值引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