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商学院考博笔试与面试呈现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其政治经济学科目近年重点考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2021年真题中"平台经济反垄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论述题占比达35%,要求考生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西方经济学考试则突出计量经济学工具的应用,2022年微积分与最优化模型占试卷40%,特别设置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Stata/Python)的开放式编程题,如要求构建包含空间自相关的引力模型分析长三角产业协同效应。
世界经济专业在2023年新增"双循环格局下全球价值链重构"案例分析模块,采用"理论框架+企业调研+政策建议"的三段式考核,某次考试要求考生基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运营数据,运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评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近年强化政策仿真类题目,2022年考题模拟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要求考生在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等维度提出中国方案,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政策实施效果。
跨学科能力考核体现在面试环节,2021级录取考生中,有62%同时具备政治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复合背景。2023年新增的"政策仿真沙盘"环节,要求考生在1小时内完成从经济预测到资源分配的全流程决策,某道环境规制题目需综合运用科斯定理、外部性理论及大气污染扩散模型,最终形成包含财政补贴、技术标准、监测体系的政策包。考官团队由商学院教授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专家联合组成,特别关注考生运用多学科工具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
备考建议强调"理论深度+实证能力+政策敏感度"的三维构建:建议精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与DSGE模型构建指南,关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近三年关于数字经济、碳中和的文献,同时掌握EViews、GAMS等分析工具。2023年录取考生平均阅读量达47本专业著作,其中32人系统学习过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15人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证研究经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拟新增"人工智能伦理与经济学"专题考核,考生需提前掌握算法歧视、数据产权等前沿议题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分析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