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建设底蕴深厚,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学科依托三甲医院多模态影像平台,构建了涵盖CT、MRI、PET-CT、SPECT等先进设备的综合影像诊断体系,尤其在肿瘤精准诊疗、神经影像学、心血管影像评估等领域形成显著技术优势。近年来聚焦分子影像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交叉学科研究,与基础医学、临床科室建立深度合作机制。
在影像诊断技术层面,注重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建立标准化影像报告模板,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优化病灶检出率。针对核医学领域,重点开展PET/CT在肿瘤分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放射性药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治疗探索。临床实践中创新性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评估脑功能连接,为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分子影像学依据。
科研方向强调影像组学与临床数据的整合分析,已建立区域最大的影像数据库,包含超过10万例标注影像资料。在学术交流方面,定期举办长三角影像医学论坛,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论文占比达35%。
考博申请者需重点掌握:1)影像组学特征提取与机器学习建模技术;2)新型示踪剂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原理;3)多中心影像数据标准化分析流程。建议系统复习《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及《核医学》(王华民主编),关注《Radiology》《J Nucl Med》最新进展。备考期间可申请进入临床研究团队参与真实世界研究项目,积累高质量科研产出。特别注意医院官网每年公布的导师招生方向,针对性准备研究计划书,结合5G远程影像诊断系统、术中影像导航等前沿技术提出创新性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