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博考试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核心参考书,重点考察对基础理论、核心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历年真题显示,约60%的题目围绕随机变量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展开,其中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连续型分布的密度函数推导与应用占比较高,需重点掌握。贝叶斯估计与频率学派估计的对比分析近年成为新增考点,要求考生能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两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数理统计部分,区间估计的置信区间计算(如均值的枢轴量法、方差未知时的样本均值区间估计)连续五年出现,需熟练掌握不同情况下的公式变形。假设检验中,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临界值选择、p值计算及结论判断是高频考点,近三年有2道大题涉及非标准分布的检验方法(如F检验在方差齐性检验中的应用)。回归分析章节,多元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法)、模型拟合优度评价(R²与调整R²)及多重共线性诊断(VIF值)是核心内容,2022年考题曾要求结合经济数据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备考策略建议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2个月)系统梳理教材,建立知识框架,重点突破随机过程(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求解)、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的证明思路(需掌握切比雪夫不等式与特征函数法两种证明方式)。第二阶段(1个月)强化真题训练,针对近十年真题统计出题规律:参数估计(似然函数构造与极值求解)占25%,假设检验(检验力计算与功效函数分析)占20%,概率论综合题(含随机样本函数的分布推导)占15%。第三阶段(2周)进行全真模拟,注意时间分配——证明题不超过40分钟,计算题每题15-20分钟,留足时间检查统计量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如方差估计时自由度修正)。
特别提醒考生关注近年新增的交叉题型,如将概率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如用高斯混合模型解决聚类问题),此类题目需同时具备概率论基础与算法理解能力。建议每日保持2小时专项训练,重点突破贝叶斯统计中的后验分布计算(如共轭先验假设下的正态-伽马分布组合),并关注《统计推断》中关于充分统计量与 UMVUE 估计的深入讲解。最后阶段应整理错题本,对连续3次以上出错的题型进行专题突破,例如2023年考题中关于随机游走模型的极限分布问题,需结合马尔可夫链收敛定理与斯特林公式进行综合推导。